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设计教案设计
伊索寓言教案,菁选3篇(精选文档)
2025-08-25人已围观
伊索寓言教案,菁选3篇(精选文档)
伊索寓言教案1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2、总结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3、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4、学习一定的寓言写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伊索寓言教案,菁选3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伊索寓言教案1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2、总结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3、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4、学习一定的寓言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2、掌握一定的寓言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1、仔细阅读《伊索寓言》
2、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我们读了《伊索寓言》并做了读书笔记,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对这本书了解了多少。
看下列图片,你能回忆出是哪个故事吗?
我们所说的这些故事都出自《伊索寓言》,
1、通过阅读和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请学生简要介绍伊索和《伊索寓言》。
伊索,古希腊寓言作家。传说是奴隶,后凭借聪明才智获得自由。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和散文的形式发表,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
2、《伊索寓言》故事会:讲述《伊索寓言》的故事
3、说说你发现了《伊索寓言》有什么特点。
(故事中的人物大多是动物或与动物打交道,出现频率最多的如:狼,狮子,狗……牧人、渔夫……)
[板书:①形象——动物、与动物打交道的人、神
②结构特点——先讲故事,再点明寓意。
③语言生动幽默,善于讽喻。
4、检查知识掌握
(1)《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__,少部分以__人或___神__为主人公。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一句话画龙点睛地_揭示蕴含的道理_。它们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语言不多却值得回味,艺术上成就很高。特别是动物寓言部分,广泛采用__拟人化_手法。
(2)作为古人智慧和结晶,《伊索寓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书中不少内容是影射当时社会现实的,如《狼和小羊》《_猫和鸡_》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书中更多的篇章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与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_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_。《伊索寓言》还有不少故事是_借动物形象讽刺人类缺点_、像《蚂蚁和蝉》讽刺好逸恶劳。
(3)下列关于《伊索寓言》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伊索寓言》大部分是以神或人为主的寓言,少部分是以动物为主的寓言。书中不少内容是赞美当时社会现实的,更多的篇章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和智慧。
B、《伊索寓言》有不少故事是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的,如《蚂蚁和蝉》就讽刺了好逸恶劳的人,对人们有教育意义。
C、《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童话作品及“龟兔赛跑”“狼来了”的故事,均出自《伊索寓言》。
D、“守株待兔”“龟兔赛跑”“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都出自《伊索寓言》。这些寓言既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2、说起寓言,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或教训。
[板书提示:寓言:故事——道理。]
今天我们就再来读读《伊索寓言》。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
在创作上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
三、边读边聊,汲取营养
1、我来找寓意
读《两只口袋》《驴和狼》《马和驴》《狐狸和狗》《衔肉的狗》几篇寓言,同位交流理解,概括其寓意。
2、欣赏同学作文,比较寓意的深刻性与新颖性。
①水滴与大海
……大海对水滴说:“我非常强大,比你们任何一滴
水都强大,我是不可战胜的!”小水滴不服:“成功在
于坚持,而不在于强弱。”大海大笑起来:“不可能,
不如我们来比赛吧。看谁先将石头打碎。”
……
大海认为这件事自己一瞬间就可以完成,所以…
这一天,水滴终于滴穿了石头。大海慌了,猛力向石头
扑去,可是,除了阵阵浪花,石头一点变化也没有。
②水滴和石头
一座废弃的工厂里,水池里一块粗糙的石头对水管滴
下的水滴说:“你这些水滴,对我的作用就是冲冲凉而已,构
不成伤害。”水滴没有做声,不过加快了滴水的速度。
……
比较内容:从“水滴石穿”这一成语中得到启发,改编而成。
出示寓意:
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要做一件事,必须经日久积累。
②这个故事说明歧视那些弱小的力量,最终你会被这力量打败。
3、小结:概括文章寓意需注意
寓意要正确;寓意要有新意;寓意要切合时代;……
四、推理情节,辨析寓意
1、比较阅读原文与改后文章的区别有哪些。
①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又问自己的雕像值多少钱,知道可以做赠品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②蚊子向狮子挑战。比赛开始,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转身飞走了。一不小心,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①中缺少心理和神态描写;②中缺少语言和动作描写。
2、思考: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有变化,缺少讽刺意味。
寓言要用简短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或动物的特征,从而达到讽喻性的目的。
3、比较学生习作,缺少什么:
毛毛虫与小白鸽
一天,一只小白鸽和伙伴们出去玩,他们在空中打闹嬉笑着。忽然,小白鸽似乎听到有人在叫。于是,他独自离开了队伍,飞下来看个究竟。小白鸽越飞越低,叫声似乎从河边传来的。小白鸽立刻加快速度,到了河边看到一只溺水的毛毛虫,原来就是他在叫。小白鸽立刻把毛毛虫从水中救了出来。毛毛虫非常感激,想着一定要报答小白鸽。终于机会来了,有一天毛毛虫走在路上,发现一个人在捕鸟,而捕的鸟正是他的恩人——小白鸽。毛毛虫爬到捕鸟人的脚边,咬了他一口,放走了小白鸽。最后,小白鸽和毛毛虫成为了好朋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知恩图报。
狮子与报恩的老鼠
狮子睡着了,有只老鼠跳到了他身上。狮子猛然站起来,把他抓住,准备吃掉。老鼠请求饶命,并说如果保住性命,必将报恩,狮子轻蔑地笑了笑,便把他放走了。不久,狮子真的被老鼠救了性命。原来狮子被一个猎人抓获,并用绳索把他捆在一棵树上。老鼠听到了他的哀嚎,走过去咬断绳索,放走了狮子,并说:“你当时嘲笑我,不相信能得到我的报答,现在可清楚了,老鼠也能报恩。”
这故事说明,时运交替变更,强者也会有需要弱者的时候。
比较后,讨论习作与原文有什么差别?(生交流回答。)
4、读习作,提意见。
鼻子和眼睛
有一天,鼻子问眼睛我们谁最美丽。眼睛说应该是我,我能看见世界的美丽,所以说起来我是最美丽的,如果人们没有我,就会什么都看不到。我是最有用的,也是最美丽的。眼睛一直在强调。鼻子说我是最美的,我高高在上,如果人们没了我就闻不到东西了,就不完整了,所以我最重要,我最美。眼睛和鼻子一直在争说自己最重要,最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干什么事情都要比,每个东西都有自己的作用,不要和任何人作比较,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同学讨论交流,明确修改意见。(加神态描写)
5、总结:
读寓言还要了解故事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刻画形象的,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能鲜明生动的刻画形象。
五、意犹未尽,特别推荐
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东西。也有人说,寓言是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简单走向复杂,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见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
阿里斯托芬:“你连伊索寓言都没读熟,可见你是多么无知和懒惰。”
作业:
1、继续阅读《伊索寓言》,另外推荐阅读《*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全集》、《希腊寓言》。
2、修改作文(丰富语言,明确寓意)。
伊索寓言教案2
一 阅读这两则寓言,分别概括它们所包含的寓意。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写神使赫耳墨斯到雕像者的商店,询问雕像价钱的经过。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但却一钱不值的人。
《蚊子和狮子》写蚊子在狮子面前夸口,终于战胜狮子,正当它得意忘形时却被蜘蛛吃掉了。讽刺了那些能够战胜强敌却因得意反被弱者战胜的人。
二 下边两题任选一题,展开想象,在课堂上口头作文。
1.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写一个续篇。
2.给《蚊子和狮子》安排一个与课文不同的结局。
这一题是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求异思维。要注意想象的合理性。下边是一位同学就蚊子和狮子安排的一个结局,可供参考。
蚊子撞到蜘蛛网上,一动也不能动。它有战胜狮子的经历,而今要死在蜘蛛的手里,真是难过极了,懊悔极了。它懊悔自己战胜狮子以后太得意忘形了。
这时,蜘蛛一步步向蚊子爬了过来,张开大嘴,蚊子闭上眼睛等待着那可怕的时刻。就在这时,从那棵高大的松树上掉下一滴松脂,不偏不斜正好落在蜘蛛身上,顷刻,蜘蛛就被松脂包住了,再也动弹不得。由于松脂的重量,蜘蛛网被拉破了,蚊子也因此得救了。
三教学建议
1、这是学生上中学以后第一次学习寓言,可以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先简单介绍一下有关寓言的知识。学生在大体了解寓言的基础上,继续阅读课文,看看所选文章是怎样体现寓言的特点的。
2、寓言读起来很有趣味,但是不能满足于了解故事情节,重点还在于引导学生揣摩想象的合理和巧妙,研究故事在短小的篇幅中怎样构思得有起有落,甚至大起大落。因此,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可以提出以下思考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巧妙构思和合理想象,进而让学生概括课文的寓意。
(1)商店中一定有不少雕像,赫耳墨斯问了哪几座雕像的价钱?为什么要问这几座?
(2)为什么赫耳墨斯对自己雕像价值的估计与雕像者的回答有那样大的差别?
(3)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通过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
(4)前两则寓言在结尾处都有较大的转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结合课后练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或《蚊子和狮子》构拟一个合理的结局。
伊索寓言教案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
赫宙庇喇囱妒忌矗擂
2、掌握多音字的读音。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派头凡人较量自吹自擂不可一世乏味
4、了解寓言、伊索和《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
(二)能力训练点
借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写法。
(三)德育渗透点
理解三则寓言所揭示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美好品德。
(四)美育渗透点
本文寓深刻的哲理于生动的故事中,全文玲珑剔透,错落有致,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精巧的构思美。
二、学法引导
1、这是学生上初中以来第一次学习寓言,可以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先简单介绍一下有关寓言的知识。学生在大体了解寓言的基础上,继续阅读课文,体会本文是如何体现寓言的特点。
2、引导学生揣摩想像的合理和巧妙,用精读法理解文章的内容,体味每则寓言所寄寓的道现,体会想像和联想的作用。
3、结合课后练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给两则寓言构拟一个合理的结局。
1、了解寓言、伊索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教师结合课前提示进行介绍。
2、重点学习前两则寓言,体会其写作特点,理解作品所揭示的深刻哲理,用教师分析讲解,师生讨论的办法解决。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录音磁带及录音机。
2、投影仪及文学常识和相关练习制成的胶片。
3、学生根据本文内容制作漫画。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朗读寓言。
2、复述故事。
3、结合教师的讲解进行讨论。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导语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寓言。其实同学们对寓言并不陌生,大家从幼儿园到小学,家长、老师经常用寓言故事对我们进行教育。同学们能举几个你听过或读过的寓言吗?(*的寓言大多凝成四言成语:同学们熟悉的如《拔苗助长》《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外国寓言如《狼和小羊》《乌龟和兔子》《农夫和蛇》等。)同学们能否说一说寓言有什么特点?(学生能回答出篇幅短小,故事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对人有教育作用等,教师应加以肯定。)教师补充,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常用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
世界上最著名的寓言家是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的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伊索,相传伊索原来是奴隶,后来获得自由,他善于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终于遭到杀害。《伊索寓言》是后人托伊索之名收集整理的希腊寓言故事。本单元第三则寓言的作者严文井是我国现代作家,儿童文学家。
(-)明确目标
目标(略)
重点
1、了解寓言、伊索及《伊索寓言》的知识。
2、重点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体会特点,理解寓意。
(二)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要求①读懂故事,并能复述。
②查字典、词典解决字词。
③体会寓意。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这则寓言内容上可以分为故事和寓意两部分,下面请三位同学上讲台,不看书把故事复述一下。三个同学中一个复述讲述的部分,其他两人分别复述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语言。要求复述人物语言的同学要做到表情语气准确。
全班同学对他们的复述进行评价。
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点拨。
赫耳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不一样。第一次问,神态*静,问话简洁,语气也*直;第二问是在得知最高神、自己的父亲宙斯的雕像竟然不值一个银元后“笑”
着问,复述时要抓住“笑”的表情,问话的语气稍重一些。当听说赫拉的雕像“要贵些”
时,大大出乎意料,第三问复述时要稍加思索,语气中带着急切,语调要更重一些。)
三次问话,只写了一次问话时的神态:“笑”,只写了一次心理活动,你能由此分析一下三问三答中赫耳墨斯的心理变化吗?
讨论、明确,开始赫耳墨斯内心深处是坚信自己在人间是受尊重的,只是不知道受尊重的程度,所以打算去考察一下,他来到雕像者的店里,先看见宙斯的像,于是随意问一句,不假思索,心请是*静,得知宙斯的像出乎意料的便宜,心想:“赫拉的一定会更便宜’,于是有些幸灾乐祸,暗自得意,这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而赫拉的雕像“还要贵一些”,又出乎他的意料。这次他变得小心了,先思量了一下自己的身份、地位,并用自己的小人之心去揣度商人的心理,然后才问,而雕像者的回答,令他如当头一盆冷水。三问三答,赫耳墨斯的心理有起有伏、一波三折、耐人寻味。
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赫耳墨斯受到了教训,但愿他以后再也不敢自以为了不起了。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也可以明白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请同学读一下第二段,再用自己的话把寓意表述明白。
爱慕虚荣的人一文不值。
(四)总结、扩展
本文短小精悍,构思精巧,三问三答,变化起伏跌宕有致,耐人寻味,故事告诉我们爱慕虚荣、自以为了不起的人最没有价值,那么究竟怎样做才能受人尊重呢?(谦虚,有真才实学)。
(五)板书设计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三
第二课时(蚊子和狮子)
导语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件偶然的事情,一个小男孩不小心摔伤了腿,细心的人发现,原来这个小男孩一向很顽皮好动,人们由此注意到很多顽皮好动的孩子都有过摔伤史,这样看来,顽皮好动是摔伤的必然因素。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蚊子和狮子》也反映了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
(一)明确目标
目标(略)
重点
1、重点学习《蚊子和狮子》,理解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内在联系,体会寓意。
2、学习拟人手法的运用。
(二)整体感知
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
要求
1、掌握“喇”字的写法,不要写成“喇”,掌握“粘”字的读音zhān
2、找出故事的偶然性因素。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刚才在听读时,要求同学们找出故事中的偶然性因素,所谓偶然,就是不经常、不一定的,那么这则故事中不经常、不一定发生的情况是什么呢?
讨论1、是蚊子打败狮子;2、是蚊子被蛛网粘住被蜘蛛吃掉。
这两个偶然性的情况有没有必然性的原因呢?
讨论有。蚊子打败狮子,是由于蚊子聪明,运用了智慧。
从哪里可以看出?
蚊子开始对狮子说的话,看上去好像大话吹牛,其实很有道理,蚊子了解狮子的短,也知道自己的长处。知己知彼,所以才敢向狮子挑战,这是它获胜的必然因素。由此可以推知智者胜。
蚊子被蛛网粘住,被蜘蛛吃掉,这个偶然性的情况有没有必然性的因素。
讨论有。蚊子打败狮子后,非常骄傲,从他“吹着喇叭,唱着凯歌”,可以看出他多么得意忘形,结果高兴昏了头,没有注意到蛛网,一头撞了上去,被粘住了。骄傲是它最终送命的原因。
这样看偶然性往往有其必然性的原因,偶然性存在于必然性之中。蚊子“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为什么反会被“小小的蜘蛛消灭掉”,因为骄兵必败,这就是这则寓言的寓意。哪位同学能举例说明。
一位同学一次考试成绩很好,就有些骄傲,上课不认真听讲,不交作业,结果下次考试成绩下降,成绩下降的这个偶然现象是由于骄傲造成的,是有必然性的。
这个同学说得很好,以后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生活中,不要放过那些偶然的现象,要及时分析原因,改正缺点,发扬优点,使事情朝好的方向发展。
下面,我们再来讨论一下,这则寓言的特点,跟上则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一情节上的起伏跌宕,结局耐人寻味。
不同点——第一则支用的是反衬的手法,用宙斯和赫拉雕像的价值反衬赫耳墨斯的一文不值。这则运了拟人手法,抓住蚊子和狮子的自然特征,拟得逼真神似,生动有趣。
(四)总结、扩展
寓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正如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所说“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希望同学们读寓言,不仅要读懂故事,更重要的是体公寓意,从中受到教育。
(五)板书设计
(六)布置作业
课后自读《浓烟和烟囱》
推荐访问:伊索
寓言
教案
伊索寓言教案
菁选3篇
伊索寓言教案1
伊索寓言教案设计
伊索寓言教案第一课时
伊索寓言教案第二课时
伊索寓言教案1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2、总结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3、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4、学习一定的寓言写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伊索寓言教案,菁选3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伊索寓言教案1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2、总结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3、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4、学习一定的寓言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2、掌握一定的寓言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1、仔细阅读《伊索寓言》
2、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我们读了《伊索寓言》并做了读书笔记,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对这本书了解了多少。
看下列图片,你能回忆出是哪个故事吗?
我们所说的这些故事都出自《伊索寓言》,
1、通过阅读和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请学生简要介绍伊索和《伊索寓言》。
伊索,古希腊寓言作家。传说是奴隶,后凭借聪明才智获得自由。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和散文的形式发表,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
2、《伊索寓言》故事会:讲述《伊索寓言》的故事
3、说说你发现了《伊索寓言》有什么特点。
(故事中的人物大多是动物或与动物打交道,出现频率最多的如:狼,狮子,狗……牧人、渔夫……)
[板书:①形象——动物、与动物打交道的人、神
②结构特点——先讲故事,再点明寓意。
③语言生动幽默,善于讽喻。
4、检查知识掌握
(1)《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__,少部分以__人或___神__为主人公。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一句话画龙点睛地_揭示蕴含的道理_。它们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语言不多却值得回味,艺术上成就很高。特别是动物寓言部分,广泛采用__拟人化_手法。
(2)作为古人智慧和结晶,《伊索寓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书中不少内容是影射当时社会现实的,如《狼和小羊》《_猫和鸡_》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书中更多的篇章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与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_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_。《伊索寓言》还有不少故事是_借动物形象讽刺人类缺点_、像《蚂蚁和蝉》讽刺好逸恶劳。
(3)下列关于《伊索寓言》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伊索寓言》大部分是以神或人为主的寓言,少部分是以动物为主的寓言。书中不少内容是赞美当时社会现实的,更多的篇章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和智慧。
B、《伊索寓言》有不少故事是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的,如《蚂蚁和蝉》就讽刺了好逸恶劳的人,对人们有教育意义。
C、《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童话作品及“龟兔赛跑”“狼来了”的故事,均出自《伊索寓言》。
D、“守株待兔”“龟兔赛跑”“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都出自《伊索寓言》。这些寓言既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2、说起寓言,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或教训。
[板书提示:寓言:故事——道理。]
今天我们就再来读读《伊索寓言》。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
在创作上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
三、边读边聊,汲取营养
1、我来找寓意
读《两只口袋》《驴和狼》《马和驴》《狐狸和狗》《衔肉的狗》几篇寓言,同位交流理解,概括其寓意。
2、欣赏同学作文,比较寓意的深刻性与新颖性。
①水滴与大海
……大海对水滴说:“我非常强大,比你们任何一滴
水都强大,我是不可战胜的!”小水滴不服:“成功在
于坚持,而不在于强弱。”大海大笑起来:“不可能,
不如我们来比赛吧。看谁先将石头打碎。”
……
大海认为这件事自己一瞬间就可以完成,所以…
这一天,水滴终于滴穿了石头。大海慌了,猛力向石头
扑去,可是,除了阵阵浪花,石头一点变化也没有。
②水滴和石头
一座废弃的工厂里,水池里一块粗糙的石头对水管滴
下的水滴说:“你这些水滴,对我的作用就是冲冲凉而已,构
不成伤害。”水滴没有做声,不过加快了滴水的速度。
……
比较内容:从“水滴石穿”这一成语中得到启发,改编而成。
出示寓意:
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要做一件事,必须经日久积累。
②这个故事说明歧视那些弱小的力量,最终你会被这力量打败。
3、小结:概括文章寓意需注意
寓意要正确;寓意要有新意;寓意要切合时代;……
四、推理情节,辨析寓意
1、比较阅读原文与改后文章的区别有哪些。
①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又问自己的雕像值多少钱,知道可以做赠品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②蚊子向狮子挑战。比赛开始,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转身飞走了。一不小心,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①中缺少心理和神态描写;②中缺少语言和动作描写。
2、思考: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有变化,缺少讽刺意味。
寓言要用简短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或动物的特征,从而达到讽喻性的目的。
3、比较学生习作,缺少什么:
毛毛虫与小白鸽
一天,一只小白鸽和伙伴们出去玩,他们在空中打闹嬉笑着。忽然,小白鸽似乎听到有人在叫。于是,他独自离开了队伍,飞下来看个究竟。小白鸽越飞越低,叫声似乎从河边传来的。小白鸽立刻加快速度,到了河边看到一只溺水的毛毛虫,原来就是他在叫。小白鸽立刻把毛毛虫从水中救了出来。毛毛虫非常感激,想着一定要报答小白鸽。终于机会来了,有一天毛毛虫走在路上,发现一个人在捕鸟,而捕的鸟正是他的恩人——小白鸽。毛毛虫爬到捕鸟人的脚边,咬了他一口,放走了小白鸽。最后,小白鸽和毛毛虫成为了好朋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知恩图报。
狮子与报恩的老鼠
狮子睡着了,有只老鼠跳到了他身上。狮子猛然站起来,把他抓住,准备吃掉。老鼠请求饶命,并说如果保住性命,必将报恩,狮子轻蔑地笑了笑,便把他放走了。不久,狮子真的被老鼠救了性命。原来狮子被一个猎人抓获,并用绳索把他捆在一棵树上。老鼠听到了他的哀嚎,走过去咬断绳索,放走了狮子,并说:“你当时嘲笑我,不相信能得到我的报答,现在可清楚了,老鼠也能报恩。”
这故事说明,时运交替变更,强者也会有需要弱者的时候。
比较后,讨论习作与原文有什么差别?(生交流回答。)
4、读习作,提意见。
鼻子和眼睛
有一天,鼻子问眼睛我们谁最美丽。眼睛说应该是我,我能看见世界的美丽,所以说起来我是最美丽的,如果人们没有我,就会什么都看不到。我是最有用的,也是最美丽的。眼睛一直在强调。鼻子说我是最美的,我高高在上,如果人们没了我就闻不到东西了,就不完整了,所以我最重要,我最美。眼睛和鼻子一直在争说自己最重要,最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干什么事情都要比,每个东西都有自己的作用,不要和任何人作比较,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同学讨论交流,明确修改意见。(加神态描写)
5、总结:
读寓言还要了解故事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刻画形象的,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能鲜明生动的刻画形象。
五、意犹未尽,特别推荐
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东西。也有人说,寓言是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简单走向复杂,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见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
阿里斯托芬:“你连伊索寓言都没读熟,可见你是多么无知和懒惰。”
作业:
1、继续阅读《伊索寓言》,另外推荐阅读《*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全集》、《希腊寓言》。
2、修改作文(丰富语言,明确寓意)。
伊索寓言教案2
一 阅读这两则寓言,分别概括它们所包含的寓意。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写神使赫耳墨斯到雕像者的商店,询问雕像价钱的经过。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但却一钱不值的人。
《蚊子和狮子》写蚊子在狮子面前夸口,终于战胜狮子,正当它得意忘形时却被蜘蛛吃掉了。讽刺了那些能够战胜强敌却因得意反被弱者战胜的人。
二 下边两题任选一题,展开想象,在课堂上口头作文。
1.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写一个续篇。
2.给《蚊子和狮子》安排一个与课文不同的结局。
这一题是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求异思维。要注意想象的合理性。下边是一位同学就蚊子和狮子安排的一个结局,可供参考。
蚊子撞到蜘蛛网上,一动也不能动。它有战胜狮子的经历,而今要死在蜘蛛的手里,真是难过极了,懊悔极了。它懊悔自己战胜狮子以后太得意忘形了。
这时,蜘蛛一步步向蚊子爬了过来,张开大嘴,蚊子闭上眼睛等待着那可怕的时刻。就在这时,从那棵高大的松树上掉下一滴松脂,不偏不斜正好落在蜘蛛身上,顷刻,蜘蛛就被松脂包住了,再也动弹不得。由于松脂的重量,蜘蛛网被拉破了,蚊子也因此得救了。
三教学建议
1、这是学生上中学以后第一次学习寓言,可以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先简单介绍一下有关寓言的知识。学生在大体了解寓言的基础上,继续阅读课文,看看所选文章是怎样体现寓言的特点的。
2、寓言读起来很有趣味,但是不能满足于了解故事情节,重点还在于引导学生揣摩想象的合理和巧妙,研究故事在短小的篇幅中怎样构思得有起有落,甚至大起大落。因此,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可以提出以下思考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巧妙构思和合理想象,进而让学生概括课文的寓意。
(1)商店中一定有不少雕像,赫耳墨斯问了哪几座雕像的价钱?为什么要问这几座?
(2)为什么赫耳墨斯对自己雕像价值的估计与雕像者的回答有那样大的差别?
(3)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通过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
(4)前两则寓言在结尾处都有较大的转折,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结合课后练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或《蚊子和狮子》构拟一个合理的结局。
伊索寓言教案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
赫宙庇喇囱妒忌矗擂
2、掌握多音字的读音。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派头凡人较量自吹自擂不可一世乏味
4、了解寓言、伊索和《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
(二)能力训练点
借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写法。
(三)德育渗透点
理解三则寓言所揭示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美好品德。
(四)美育渗透点
本文寓深刻的哲理于生动的故事中,全文玲珑剔透,错落有致,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精巧的构思美。
二、学法引导
1、这是学生上初中以来第一次学习寓言,可以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先简单介绍一下有关寓言的知识。学生在大体了解寓言的基础上,继续阅读课文,体会本文是如何体现寓言的特点。
2、引导学生揣摩想像的合理和巧妙,用精读法理解文章的内容,体味每则寓言所寄寓的道现,体会想像和联想的作用。
3、结合课后练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给两则寓言构拟一个合理的结局。
1、了解寓言、伊索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教师结合课前提示进行介绍。
2、重点学习前两则寓言,体会其写作特点,理解作品所揭示的深刻哲理,用教师分析讲解,师生讨论的办法解决。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录音磁带及录音机。
2、投影仪及文学常识和相关练习制成的胶片。
3、学生根据本文内容制作漫画。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朗读寓言。
2、复述故事。
3、结合教师的讲解进行讨论。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导语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寓言。其实同学们对寓言并不陌生,大家从幼儿园到小学,家长、老师经常用寓言故事对我们进行教育。同学们能举几个你听过或读过的寓言吗?(*的寓言大多凝成四言成语:同学们熟悉的如《拔苗助长》《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外国寓言如《狼和小羊》《乌龟和兔子》《农夫和蛇》等。)同学们能否说一说寓言有什么特点?(学生能回答出篇幅短小,故事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对人有教育作用等,教师应加以肯定。)教师补充,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常用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
世界上最著名的寓言家是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的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伊索,相传伊索原来是奴隶,后来获得自由,他善于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终于遭到杀害。《伊索寓言》是后人托伊索之名收集整理的希腊寓言故事。本单元第三则寓言的作者严文井是我国现代作家,儿童文学家。
(-)明确目标
目标(略)
重点
1、了解寓言、伊索及《伊索寓言》的知识。
2、重点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体会特点,理解寓意。
(二)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要求①读懂故事,并能复述。
②查字典、词典解决字词。
③体会寓意。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这则寓言内容上可以分为故事和寓意两部分,下面请三位同学上讲台,不看书把故事复述一下。三个同学中一个复述讲述的部分,其他两人分别复述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语言。要求复述人物语言的同学要做到表情语气准确。
全班同学对他们的复述进行评价。
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点拨。
赫耳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不一样。第一次问,神态*静,问话简洁,语气也*直;第二问是在得知最高神、自己的父亲宙斯的雕像竟然不值一个银元后“笑”
着问,复述时要抓住“笑”的表情,问话的语气稍重一些。当听说赫拉的雕像“要贵些”
时,大大出乎意料,第三问复述时要稍加思索,语气中带着急切,语调要更重一些。)
三次问话,只写了一次问话时的神态:“笑”,只写了一次心理活动,你能由此分析一下三问三答中赫耳墨斯的心理变化吗?
讨论、明确,开始赫耳墨斯内心深处是坚信自己在人间是受尊重的,只是不知道受尊重的程度,所以打算去考察一下,他来到雕像者的店里,先看见宙斯的像,于是随意问一句,不假思索,心请是*静,得知宙斯的像出乎意料的便宜,心想:“赫拉的一定会更便宜’,于是有些幸灾乐祸,暗自得意,这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而赫拉的雕像“还要贵一些”,又出乎他的意料。这次他变得小心了,先思量了一下自己的身份、地位,并用自己的小人之心去揣度商人的心理,然后才问,而雕像者的回答,令他如当头一盆冷水。三问三答,赫耳墨斯的心理有起有伏、一波三折、耐人寻味。
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赫耳墨斯受到了教训,但愿他以后再也不敢自以为了不起了。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也可以明白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请同学读一下第二段,再用自己的话把寓意表述明白。
爱慕虚荣的人一文不值。
(四)总结、扩展
本文短小精悍,构思精巧,三问三答,变化起伏跌宕有致,耐人寻味,故事告诉我们爱慕虚荣、自以为了不起的人最没有价值,那么究竟怎样做才能受人尊重呢?(谦虚,有真才实学)。
(五)板书设计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三
第二课时(蚊子和狮子)
导语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件偶然的事情,一个小男孩不小心摔伤了腿,细心的人发现,原来这个小男孩一向很顽皮好动,人们由此注意到很多顽皮好动的孩子都有过摔伤史,这样看来,顽皮好动是摔伤的必然因素。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蚊子和狮子》也反映了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
(一)明确目标
目标(略)
重点
1、重点学习《蚊子和狮子》,理解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内在联系,体会寓意。
2、学习拟人手法的运用。
(二)整体感知
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
要求
1、掌握“喇”字的写法,不要写成“喇”,掌握“粘”字的读音zhān
2、找出故事的偶然性因素。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刚才在听读时,要求同学们找出故事中的偶然性因素,所谓偶然,就是不经常、不一定的,那么这则故事中不经常、不一定发生的情况是什么呢?
讨论1、是蚊子打败狮子;2、是蚊子被蛛网粘住被蜘蛛吃掉。
这两个偶然性的情况有没有必然性的原因呢?
讨论有。蚊子打败狮子,是由于蚊子聪明,运用了智慧。
从哪里可以看出?
蚊子开始对狮子说的话,看上去好像大话吹牛,其实很有道理,蚊子了解狮子的短,也知道自己的长处。知己知彼,所以才敢向狮子挑战,这是它获胜的必然因素。由此可以推知智者胜。
蚊子被蛛网粘住,被蜘蛛吃掉,这个偶然性的情况有没有必然性的因素。
讨论有。蚊子打败狮子后,非常骄傲,从他“吹着喇叭,唱着凯歌”,可以看出他多么得意忘形,结果高兴昏了头,没有注意到蛛网,一头撞了上去,被粘住了。骄傲是它最终送命的原因。
这样看偶然性往往有其必然性的原因,偶然性存在于必然性之中。蚊子“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为什么反会被“小小的蜘蛛消灭掉”,因为骄兵必败,这就是这则寓言的寓意。哪位同学能举例说明。
一位同学一次考试成绩很好,就有些骄傲,上课不认真听讲,不交作业,结果下次考试成绩下降,成绩下降的这个偶然现象是由于骄傲造成的,是有必然性的。
这个同学说得很好,以后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生活中,不要放过那些偶然的现象,要及时分析原因,改正缺点,发扬优点,使事情朝好的方向发展。
下面,我们再来讨论一下,这则寓言的特点,跟上则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一情节上的起伏跌宕,结局耐人寻味。
不同点——第一则支用的是反衬的手法,用宙斯和赫拉雕像的价值反衬赫耳墨斯的一文不值。这则运了拟人手法,抓住蚊子和狮子的自然特征,拟得逼真神似,生动有趣。
(四)总结、扩展
寓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正如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所说“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希望同学们读寓言,不仅要读懂故事,更重要的是体公寓意,从中受到教育。
(五)板书设计
(六)布置作业
课后自读《浓烟和烟囱》
推荐访问:伊索
寓言
教案
伊索寓言教案
菁选3篇
伊索寓言教案1
伊索寓言教案设计
伊索寓言教案第一课时
伊索寓言教案第二课时
上一篇:人类文明摇篮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