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11-2015年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总结汇编(含多单位实践数据)
2025-09-22人已围观
2011-2015年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总结汇编(含多单位实践数据)
一、中共柴旦镇党委2011-2015年“机关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总结
2011年,柴旦镇启动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活动。活动中,柴旦镇党委以“五好三优一满意”基层党组织创建为核心载体,秉持创新导向,从基层管理体制优化、干部队伍建设、党员精准管理、硬件设施完善、基层服务提质五大维度,对基层党建工作开展系统性探索实践,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的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推动区域各项事业协同发展。
(一)主要实施路径
1. 基层管理体制优化: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一是构建三级党建工作网络。建立镇机关、村、社区三级联动党建体系,形成“镇党委牵头统筹+村(社区)党支部落地执行”的工作格局,实现党建责任层层传导。二是健全党建工作会议机制。将基层党建工作延伸至包村领导、驻村干部,渗透至辖区各领域,通过季度专题会议促进跨行业、跨单位党组织信息互通与经验共享,实现资源利用率提升25%。三是完善基层组织体系。按上级要求健全村(居)委会及文化、计生、卫生、综治等专项组织机构,推动各组织在党组织领导下开展特色工作。数据显示,柴旦村截至2015年已连续2年获评市级“文明示范村”,1次获评区级“优秀党组织”,党组织群众满意度测评达92%。四是建立多方协调机制。在基层党组织与村(居)党支部、包村领导间搭建协调平台,通过前期民情调研锁定群众急需的共建项目,每月召开1次联席会议,会议决议公示率100%,执行到位率达95%。
2. 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创建工作执行效能
本部分实践参考基层党组织建设“头雁工程”理论[1],通过“选配-培训-考核”三维机制优化队伍素质。一是精准选配班子成员。对村级班子采取交流、选派等方式,将具备5年以上基层经验、责任感强的干部充实到位;对基层党组织班子按“利于领导强化、利于民主建设、利于党员管理”原则,通过机关下派、交叉任职调整配备,实现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与居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100%。2011-2015年,累计调整4名优秀年轻党务干部至村(社区)班子,班子平均年龄降低6岁,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提升至50%。二是系统开展培训。每年组织基层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开展专题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政策理论、业务实操等,年均培训时长不低于40学时;同时组织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累计覆盖人员120人次。三是严格考核奖惩。年初镇党委与村(社区)党支部签订目标责任书,制定量化考核细则,年终依据考核结果兑现奖惩,考核优秀率与评优评先直接挂钩,2015年考核优秀党支部占比达60%。
3. 党员管理机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以学习州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契机,参考党员分类管理“精准化”理论[2],探索新时期党员管理路径。建立基层党组织议事规则,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制度,党员参与组织生活频次较创建前提升30%;通过设岗定责,使85%的无职党员找到服务岗位,在新牧区建设与和谐基层构建中发挥示范作用。
4. 硬件设施完善:强化阵地服务功能
结合农村小城镇建设规划,按“以点带面、分步实施”原则推进硬件建设。一是优化办公场所布局。推行村(社区)定点办公模式,办事窗口集中率100%,群众平均办事时长缩短至30分钟以内。二是完善便民服务设施。在镇党委支持下,各村(社区)均建成远教室、党员活动室、图书室,每周开放时长不低于40小时,年均服务群众超2000人次。三是升级公共设施。完成马海村、柴旦村村庄亮化工程(安装路灯120盏)与路面硬化工程(硬化道路3.5公里),村民居住环境满意度提升至88%。
(二)创建成效
1. 基层建设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
活动阵地达标率100%,基层党务工作流程标准化程度提升40%,党组织凝聚力测评得分较创建前提高28分,战斗力显著增强。
2. 阵地功能发挥充分
一是宣传教育成效明显。通过村民学校开展爱国主义、公德教育等培训,年均培训15场次,邻里纠纷发生率下降35%,治安刑事案件发生率下降20%。二是文化引领作用突出。利用远程教育、广播、宣传栏开展文明宣传,组织“文明家庭”“平安文明村”等创建活动,活动知晓率达90%,群众参与率达85%。
3. 服务功能持续完善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凸显,以党团员为核心组建志愿服务队,参与青少年教育、民事调解等服务的党员占比达90%;社会保障与福利服务覆盖全面,婚育证、暂住证等办理实现“一站式”,办理效率提升50%。
二、中共XXX乡党委2011年“基层党组织示范点”巩固工作总结
2011年,XXX乡围绕“破瓶颈、创特色、优环境、兴旅游”发展思路,以“竹海峡谷·避暑凉山”品牌建设为抓手,持续巩固“党建示范点”创建成果,通过五大举措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区域发展。
(一)核心实践举措
1. 管理体制优化
构建乡、村、组三级党建网络,由乡党委组织部牵头,村级具体落实;每月召开党建工作例会,促进各级党组织资源共享,2011年跨层级协作项目完成率达98%。辖区内XXX机关党支部、牛场村党支部等4个支部获评地市级先进党支部。
2. 干部队伍建设
换届期间选拔“双带能力强”(带头致富、带领致富)能人充实村级班子,班子成员中致富带头人占比达70%;全年开展党务工作者培训6场次,覆盖80人次,组织赴碧江区委学习3批次;年初签订目标责任书,年终考核优秀党支部奖励资金1万元,考核结果与干部绩效挂钩。
3. 党员分类管理
参考党员分类管理“精准化”理论,将党员分为下岗再就业、离退休、流动党员三类。针对60名流动党员,制定《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实施方案》,建立登记制度,流动党员组织生活参与率提升至65%;落实“党员活动日”制度,党员参会率达90%。
4. 硬件设施升级
推进村(居)定点办公,8个村(社区)均建成远教站点、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书屋藏书量均超1000册,年均服务群众1500人次。
5. 服务功能拓展
按“社会化、产业化”要求发展基层服务业:一是开展弱势群体帮扶,全年救助困难群众120人次;二是推进就业培训,2011年开展培训8场次,覆盖400人次,就业率提升15%;三是深化“四进基层”(文化、体育、科技、法律)活动,组织专题活动20场次,群众参与率达80%。
(二)创建成效
截至2011年底,全乡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达标率100%,党务工作水平测评得分提高22分;群团组织作用发挥充分,共青团、妇联组织文化活动15场次,参与群众超3000人次;“文明村寨”“绿色基层”等创建活动知晓率达95%,群众满意度达90%;医疗、教育服务设施覆盖率提升至90%,社会保障服务办理效率提升45%。
三、本溪市路灯管理所党支部2007年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总结
2007年,本溪市路灯管理所(设施处下属单位,现有职工66人、党员20名、团员11名,承担全市18000余盏路灯、86台变压器、12处亮化景点、6000余盏景观灯、600多公里高低压线路的运维及新建任务),以“抓基础,内强素质;抓民生工程,外树形象”为主题开展党建示范点创建,取得显著成效。
(一)核心实践举措
1. 思想统一与组织保障
组织党员干部系统学习《关于在市直机关中开展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成立“党支部书记+行政所长牵头+党政工青协同”的领导小组,将任务分解至各班组,责任到人,创建工作推进率100%。
2. 党建基础夯实
完善6块图示板、32块岗位责任制制度板,建立党员责任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及百分考核竞赛机制,将年度党员考评改为季度百分制考核,结果公示率100%,党员工作积极性提升30%;创新教育方式,1-4月淡季开展集中培训与外出学习,5-10月旺季通过板报、身边典型案例开展教育,党员教育覆盖率100%。
3. 典型培育与示范引领
培育特色党小组与优秀党员:第一党小组在2007年修理电脑控制器29台(价值2.5万元)、电杆300余根(价值6万元),累计节约资金45.5万元;土建班在党员高兴中带领下,新建路灯基础1160座、开挖电缆沟4万余米,创建所以来最高纪录。
4. 宣传阵地建设
利用有限空间建成党员活动室、墙报、板报及线上网站,2007年组织党员活动11次、发布宣传板报11期,4名35岁以下青年职工提交入党申请书,青年入党意愿较上年提升150%。
5. 民生工程与服务提质
开展“双带双连”活动:班子成员与困难党员结对,为党员高兴中解决家属就业问题;建立“领导责任区+小组责任段+党员责任路”机制,20名党员包保责任路,故障24小时修复率100%;排查全市138条“摸黑路”,通过修旧利废(修复灯杆300余根、灯具350余套)节约资金100余万元,截至2007年12月完成138条“摸黑路”亮化,安装路灯700余盏;建立63个故障保修网点,发放联系卡600余张,全年处理报修电话400余次,市民满意率100%,获社区锦旗、感谢信16件。
(二)创建成效
2007年,路灯所党支部组织凝聚力显著增强,生产总值突破3000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凸显,职工队伍“爱岗敬业、服务民生”意识提升,市民对路灯服务满意度达100%。
四、其他单位创建工作核心成果摘要
1. 和沟村党支部(2005-2006年)
2005年换届后实现“一肩挑”,班子4名成员均为高中生;建成一流支部活动室,投入党建经费5000元;落实党员发展“双推荐、双考核”等制度,2006年发展党员3名;通过远程教育培训党员,推行无岗党员设岗定责,流动党员联系率100%;协助完成罗子岭公猪场建设、石月公路硬化等民生项目,党组织威信显著提升。
2. 信州区房改办(房管分局)党总支(2010年)
下设3个党支部,党员77名(占职工39%);确立“打造坚强堡垒、树立先锋形象”主题,通过“六个一”创新机关党建;推进经济适用房建设(一期5.6万平方米624套、二期4.17万平方米468套),2010年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196.03万元,覆盖家庭5300余户;维修改造危险公房1.3万平方米,惠及320户,低收入家庭占比65%;党员示范岗服务满意度达95%。
3. 新园社区党支部(2012年)
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986人,党员213名;建立流动党员档案,通过手机信息平台实现教育覆盖,联系率100%;在新园市场设立党员上岗工作站,党员挂牌上岗率100%;建立村党小组联系点,开展政策宣传与民情收集,2012年获“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社区治理满意度达90%。
4. 文山市古木镇中心学校党总支(2015年)
成立以梁伟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落实党建阵地“六有”标准(固定场所、活动设施、电教设备等);完善党员发展、“三会一课”等制度,推行干部竞争选拔机制;深化党员“评星定格”活动,按7个步骤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参与率100%;2015年组织外出培训4场次,教师党员教学示范作用凸显,学校教学质量较上年提升15%。
[1] “头雁工程”:指通过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发挥其引领作用,带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党建工作方法,源自《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意见》。
[2] 党员分类管理“精准化”理论:强调根据党员职业、流动状态等特征制定差异化管理策略,提升党员教育管理实效性,参考《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相关要求。
相关文章
- 2011-2015年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总结汇编(含多单位实践数据)
- 2005年度XX银行科技岗位工作总结——以技术护航业务,实现全年系统零重大故障
- 202X年度个人财务工作总结——基于年度3次财务检查及库存管理效能数据复盘
- 202X年X月车间质检员工作总结——月度质检合格率99.2%,问题整改率100%
- 202X-202X学年第一学期托班教师工作总结
- 2020年度客服个人年终工作总结体系化汇总
- 2022年度药店促销员工作总结——以服务优化为核心,实现销售效能15%增长
- 2024年永久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班主任工作总结
- 2024年XX市物价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 2021年学校党建工作实施报告(2021年1月-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