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脱贫攻坚:基于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的深度感悟
2025-09-14人已围观
脱贫攻坚:基于《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的深度感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脱贫攻坚置于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为三大攻坚战的头号工程,总书记亲自挂帅、亲自督战。据统计,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会议与场合发表脱贫攻坚重要讲话、论述及指示近300次,其重视程度之高、关注频率之密,前所未有。《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摘录了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有关扶贫工作的讲话和批示指示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开展扶贫工作的基本遵循与行动指南。
一、持续深化认识:把握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人口全部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标志性指标。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也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当前,各级政府尤其是贫困地区,均围绕脱贫攻坚开展工作,资金向脱贫攻坚倾斜,力量向脱贫攻坚汇聚,其推进力度、参与规模和工作影响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充分彰显了脱贫攻坚工作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头号工程地位。
二、准确判断形势:正视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
准确把握形势是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国脱贫攻坚面临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从结构上看,现有贫困大多集中在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地区。从群体分布来看,主要包括残疾人、孤寡老人、长期患病者等“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人口,以及部分教育文化水平低、缺乏技能的贫困群众,解决这些人的贫困问题,成本更高、难度更大。
此外,在扶贫工作成效方面,一些地方还存在贫困识别不够精准、帮扶不够精准、工作不够扎实、监管不够严格等问题。因此,对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不能高估,对存在的困难不能低估,必须强化支撑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聚焦精准发力,着力提高脱贫攻坚成效。
三、落实精准要义: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系统发力、重点突破、集中攻坚的关键阶段。
要认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的实践经验,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下足绣花功夫,拿出过硬办法,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确保脱真贫、真脱贫。在工作落实过程中,应深入推进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教育扶贫、低保兜底等重点工作,在突出抓好因病因残因学致贫问题的同时,注重发现和解决新问题。
同时,要建立脱贫长效机制,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建设美丽乡村上下功夫;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在壮大县域经济和集体经济上下功夫;培育新动能带动脱贫,在培育新型农民、增强内生动力上下功夫。这遵循了“精准扶贫”的基本方略,体现了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统一,有助于提高脱贫攻坚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四、凝聚强大合力: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
党的十九大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了明确要求,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形成强大合力,着力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一户不少、一人不落。
目前,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脱贫攻坚的局面已经形成。党建引领脱贫、苏陕扶贫协作、高校、国企、医院“三大”帮扶体系、社会扶贫、定点扶贫等力量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营企业和社会团体组织也积极与贫困群体对接,部分已形成较好的利益链接机制,这体现了多元主体参与扶贫的协同效应,有助于整合资源,提高扶贫效率。
五、不忘初心情怀: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要始终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把脱贫攻坚战略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主动担当作为,严格落实责任,坚持为民务实,攻坚克难、推动落实,切实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始终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我们要努力让有就业能力的人充分就业,有就业愿望的人能够高质量就业,让千千万万的创业者动起来、活起来、干起来、富起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具体践行,有助于提升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大意义、艰巨任务和科学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摘编为指导,持续深化认识,准确判断形势,落实精准要义,凝聚强大合力,不忘初心情怀,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2024年高质量发展实践复盘与思考:五大领域的路径优化与效能提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