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XX年度电厂检修部工作总结

2025-09-18人已围观

20XX年度电厂检修部工作总结

20XX年作为公司在前期发展基础上深化管理转型、提升盈利水平、推进三期工程建设的关键年度,检修部在公司党委及生产技术部的统筹领导下,全面落实集团公司、广西分公司及公司年度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转型企业、挖掘潜力、提高质量、创造一流”中心任务及“本质安全、本质经济、先进高效、绿色和谐”现代化企业建设目标,结合“创先争优”“一个支部一个特色、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活动,系统性加强设备管理、技术管理及费用内控,严格对标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与绩效任务,聚焦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核心需求,显著提升缺陷处理及时性(尤其是影响机组负荷及经济指标的缺陷),强化全员安全意识与劳动技能,推动生产管理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为设备全周期安全可靠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一、20XX年工作回顾

20XX年是检修部直面挑战、应对考验的一年,亦是部门全员转变工作观念、突破人员瓶颈的关键一年。在公司领导及生产技术部的正确指导下,检修部全面落实公司二届四次职代会暨20XX年工作会议部署,以“安全、环保、效益、发展、和谐”为工作主线,深化科学发展观实践,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紧扣“有效益才能有发展,保设备才能拼设备,拼设备才能抢电量”核心任务,重点推进“保安全、查隐患,主管主任亲自抓;变观念、铸文化,目标统一不分家;争电量、降消耗、上岗检查不能少”三大专项工作。

通过隐患排查与现场监督双重举措保障机组安全运行,强化设备上岗检查频次以提升设备健康水平,优先处置影响经济指标的关键缺陷,在克服人才断层、人员紧缺等困难的基础上,实现机组长周期稳发满发,全年发电量创历史新高,成功完成“关停I期、盈利II期、保亚运”攻坚任务,基本达成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安全生产保持长周期记录,全员管理水平与效益意识显著增强。

(一)细化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长周期运行

安全生产是检修工作的核心基础。20XX年度,检修部严格遵循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SMS) 框架[1],结合“保安全长周期发电”“元旦系统安全”“迎峰度夏”“防寒防冻”等专项工作,重点排查发电厂监控系统、励磁系统、热控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等涉网安全设备,同步覆盖起重设备、电力二次安全防护、压力容器、制氢系统等关键领域,累计消除设备缺陷及事故隐患若干项,实现异常事件的事前控制。

具体措施包括:

1. 落实设备责任到人制度,要求班组每日记录设备检查情况,部门主管主任每周审核检查记录,确保设备状态可追溯;

2. 建立主管主任带队巡查机制,每周对管辖设备重点部位开展专项巡查,防止重要辅机与主保护异常扩大为事故事件,所有巡查记录归档留存;

3. 组建检修应急小分队,合理配置值班人员,确保突发险情发生时30分钟内抵达现场(原文未明确,按行业常规补充),保障缺陷及时处置;

4. 圆满完成“两会一节”、广州亚运会、残亚会等重大活动保电任务。

数据显示,截至20XX年12月31日,检修部安全生产记录达1979天,未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全年发生非人为责任一类障碍3次、二类障碍13次、负次要责任的一般设备事故1次、习惯性违章21次,相较于上一年度,安全事件发生率下降XX%(原文未提供同比数据,保留趋势表述),安全形势显著好转。此外,全年共开具工作票3455张,不合格2张,合格率达99.94%;累计开展安全活动297次,实现安全管理全覆盖。

(二)强化安全培训,构建全员安全文化氛围

20XX年度,检修部以提升全员安全意识与技能为目标,系统性开展安全培训与宣传工作,具体举措如下:

1. 结合集团公司人身死亡事故、火灾事故案例,组织全员观看安全警示教育视频,重新规范安全技术培训流程,确保培训内容与实际风险点匹配;

2. 严格执行“三级培训教育”制度,对新入厂人员开展部门级、班组级入职安全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累计培训新入厂人员XX人(原文未提供,保留框架);

3. 定期组织内部员工及外包单位人员开展安规考试,巩固安全操作技能,全年累计组织安规考试XX次(原文未提供,保留框架);

4. 组织员工参与公司安全生产知识考试、专项安规考试等,数据显示,全年累计参与安全培训546人次,覆盖人员192人(其中检修部内部员工131人、外包单位人员61人),实现检修相关人员培训全覆盖。

宣传方面,检修部全年出版专项板报4期,包括“公司二届四次职代会精神解读”“厉行节约,艰苦创业”“安全月专题”“第四季度冲刺保安全发电”,通过可视化宣传营造“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文化氛围,结果表明,全员安全意识测评优秀率较上一年度提升XX%(原文未提供,保留趋势表述)。

(三)开展专项检查,完善隐患闭环管理

根据公司部署,检修部按PDCA循环管理理论[2],制定周密检查方案,全年开展春节前安全检查、保机组长周期发电专项治理、春季安全大检查、秋季安全大检查、起重设备专项检查、防火安全大检查等XX次专项活动(原文未提供总次数,保留框架),严格落实“边检查边整改”要求,对查出问题建立台账、明确时限,跟踪整改进度。

数据显示,全年共检查发现属检修部处理的问题334项,已完成整改287项,整改完成率达85.93%;未完成项目均已制定专项计划,待具备条件后优先处置。日常工作中,检修部累计组织现场安全检查60次,发现问题140项,整改完成率100%,重点加强3机组C级检修、4机组XX检修(原文“”按行业常规保留占位)的安全管理,现场定置管理及文明卫生水平显著提升——检修现场全面铺垫胶皮,汽机侧及锅炉零米基本实现“三不落地”(工具不落地、零件不落地、油污不落地);电源线、皮管线统一架空布置,消除“蜘蛛网”现象,检修期间未发生人身轻伤及以上事件。

安全性评价整改方面,检修部对20XX年自查的37项问题实施闭环管理,已完成35项,整改完成率94.59%,剩余2项因客观条件限制已申请延期;20XX年安全性评价工作中,部门组织班组及专业室开展专项自查,共查出问题84项,待安监部下发整改计划后推进处置。

(四)优化缺陷管理,保障机组经济运行

针对20XX年设备缺陷管理中暴露的问题,检修部专项指定1名副主任牵头负责缺陷处理全流程闭环管理,明确“缺陷接收—现场排查—方案制定—处置实施—效果验证”各环节责任人及时限要求,确保缺陷处置效率。

以班组为单位建立缺陷日报机制,每日早会通报缺陷处置进度,优先处置影响机组负荷、经济指标的关键缺陷;对重大缺陷实施“主管主任督办制”,组织技术骨干制定专项处置方案,全年累计处置重大缺陷XX项(原文未提供,保留框架),缺陷平均处置时长较上一年度缩短XX%(原文未提供,保留趋势表述),有效保障机组安全经济长周期运行。

(五)落实班组任务,完成关键检修项目

作为曾获省电力公司、省三公司“工人先锋号”的先进班组,检修部以荣誉为动力,全年高效完成多项关键任务:

1. 常规检修方面:先后完成中标项目内3号机组停机小修、7号机组停机小修、8号机组停机小修,及全厂责任范围内设备日常检修维护,检修合格率达100%;

2. 应急检修方面:3号机组小修期间,同步面临4号、6号机组突发停机检修任务,在人员配置紧张的情况下,通过优化排班、跨专业协作,实现多机组检修有序推进,获得业主书面肯定;

3. 支援任务方面:10月份1号机组XX大修(原文“”保留占位)期间,在未中标该项目的情况下,加班完成水源地1号取水升压泵大修、42号开式泵大修,及外委单位遗留的8号机组氢冷器泄漏、1号机组氢冷器泄漏等抢修任务,保障机组按期并网。

此外,检修部按年度学习计划组织分组理论学习,每月开展月度技术考试,参与率100%,员工业务素质测评平均分较上一年度提升XX分(原文未提供,保留趋势表述);落实公司管理制度,通过谈心谈话了解员工思想动态与生活困难,累计解决员工诉求XX项(原文未提供,保留框架),班组凝聚力显著增强。

个人层面,部门员工在20XX年X月(原文未明确)省公司工会“情系三晋绽放活力”职工文体活动节中,获班组长论坛三等奖,通过行业交流明确自身管理短板,为后续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二、存在的主要不足

1. 管理能力有待提升:个人管理水平与优秀班组管理者标准存在差距,工作决策中仍依赖经验判断,系统性创新举措不足,需进一步学习TPM全员生产维护理论[3],以提升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效能;

2. 班组纪律需强化:班组内部存在个别员工职业态度松懈问题,表现为工作纪律执行不严格、团队协作意识薄弱,需通过优化绩效考核机制与强化职业素养培训加以改善。

三、工作总结

20XX年度,检修部在公司及生产技术部的领导下,通过全员协作实现安全生产长周期、检修任务高质量完成,为公司全年发电量目标达成提供关键支撑。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公司领导的支持、部门员工的拼搏及跨部门的协作,同时也暴露了管理与班组建设中的短板。后续工作中,检修部将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强化培训、优化机制、创新方法,持续提升管理水平与检修效能,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设备保障。

[1]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SMS):电力行业核心安全管理框架,通过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监督、改进的闭环流程,实现安全风险的系统性管控,降低事故发生率。

[2] PDCA循环管理理论: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循环,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用于持续改进工作质量、提升管理效能的核心方法论。

[3] TPM全员生产维护理论:起源于日本的设备管理理论,强调“全员参与、全系统管理、全周期维护”,通过优化设备运维流程,实现设备综合效率最大化。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