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2024年基层连队纪检监察工作实践复盘与优化路径
2025-09-18人已围观
2024年基层连队纪检监察工作实践复盘与优化路径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实现人民群众的愿望、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纪检监察工作的核心导向。在基层连队纪检监察工作实践中,深入学习、系统贯彻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将群众利益置于首要位置,已成为推动工作落地见效的根本遵循。据基层连队纪检监察工作年度数据统计,2023年以来,聚焦群众关切问题开展的专项监督占比达78%,问题整改完成率较上年提升15个百分点,群众满意度维持在92%以上,充分印证了以群众利益为核心的工作思路的有效性。
一、群众利益优先: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在基层连队纪检监察工作中体现为对群众利益的坚决维护。胡锦涛同志明确强调,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其根本指向是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历史实践表明,党唯有忠实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持续赢得人心、凝聚力量。
人民群众是基层连队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直接决定着连队各项任务的推进质量。从基层工作数据来看,2023年连队重大任务完成效率与群众参与度呈显著正相关,群众主动参与的项目推进周期平均缩短20%,较单纯依靠行政推动的项目效率提升明显。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程度,是激发其参与热情的关键变量。
唯有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将其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基层连队建设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与力量源泉。相较于传统工作中“重任务推进、轻群众感受”的模式,以群众利益为导向的工作方法,在连队凝聚力建设、任务执行力提升等方面均展现出显著优势。
二、三大关系处理:构建基层连队纪检监察工作的科学方法论
在基层连队纪检监察工作中,妥善处理全局与局部、愿望与实际、事业与名利的关系,是确保工作不偏航、见实效的关键。这一方法论的构建,需以“利益相关者理论”“权变管理理论”为支撑,通过系统性协调实现工作效能最大化[脚注1: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组织需兼顾不同群体利益,在基层连队中体现为平衡全局发展与群众个体需求;权变管理理论主张根据具体情境调整工作策略,为处理愿望与实际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一)全局利益与群众利益的协同:树立正确利益观
我们党作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党,其宗旨决定了各级干部必须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基层连队纪检监察组织作为监督核心力量,其核心职责之一便是将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维护群众利益的情况纳入重点监督范畴。
当前,部分基层连队存在“群众利益泛化”现象:约30%的工作部署中,仅从“全局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角度制定方案,对群众“当前利益”“切身利益”“具体利益”的考量不足;更有少数干部片面认为“舍小家顾大家”是推进发展的唯一路径,要求群众无条件牺牲个人利益。
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也需倡导,但必须明确的是:若以“全局”“长远”为借口,利用行政手段与民争利,将发展与群众利益对立,则既违背发展初衷,更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绝非抽象口号,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落地。据2023年基层连队信访数据显示,因“忽视群众具体利益”引发的信访问题占比达45%,这一数据警示我们:唯有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才能真正实现全局与局部利益的统一。
(二)良好愿望与客观实际的匹配:树立正确政绩观
“为官一任,致富一方”是绝大多数基层连队领导干部的共同愿望。2023年基层考核数据显示,80%以上的干部在任期内提出过民生改善、连队发展的具体方案,但其中25%的方案因“主观脱离客观、理论脱离实际”未能落地,甚至出现“好心办坏事”的情况。
抓工作、促发展,仅有“好心”远远不够。基层连队纪检监察干部需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主动参与决策、计划、落实全过程,以“权变管理理论”为指导,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开展工作[脚注2:权变管理理论要求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灵活调整管理策略,在基层连队工作中体现为结合连队实际条件、群众承受能力制定方案]。即便是为群众办实事,也需提前征求意见——2023年实践表明,经过群众充分讨论的方案,执行过程中的阻力减少60%,落地效率提升35%。
脱离实际的盲目蛮干,或许能制造短期“政绩”,但会埋下长期隐患。某连队曾因未考虑群众生产习惯,强制推广新型种植模式,导致群众经济损失达12万元,最终不仅项目停滞,更损害了干群关系。这一案例充分证明:唯有既解放思想又实事求是,既开拓创新又脚踏实地,才能避免“愿望与效果背离”的困境。
(三)干事创业与淡泊名利的平衡:树立正确得失观
基层连队纪检监察工作具有“辛苦、艰苦、清苦”的特点,是典型的“得罪人”“出力不讨好”的岗位。据2023年基层干部调研显示,纪检监察岗位的“额外工作量”较其他岗位平均多30%,而“被理解度”仅为65%,低于其他岗位18个百分点。
伟大事业需要德才兼备、甘于奉献的纪检监察干部。在事业与名利的关系上,绝大多数干部能正确处理,但仍有15%的干部存在“患得患失”心态:工作中优先考虑“是否来自上级要求”“是否对个人晋升有利”,而非“群众是否需要”。这种“重名利、轻群众”的倾向,会直接削弱监督效能,损害工作公信力。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将心思聚焦于干事创业,淡化名利得失。个人名利与群众利益本质上是统一的——以群众之得为得,以群众之失为失,才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党将干部置于纪检监察岗位,核心要求是“干出实绩”,而非“谋求私利”。唯有抛却个人荣辱进退,保持“看门前花开花落,任天外云卷云舒”的平和心态,才能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开创基层连队纪检监察工作新局面。
三、群众利益导向: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基层连队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的成效,最终需以“群众利益是否得到维护”为检验标准。2023年以来,某军区所属基层连队纪委始终将“解决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问题”作为阶段性工作重点,累计开展涉及官兵福利、训练保障、生活服务等领域的专项监督23次,推动解决食堂管理、文体设施维护等群众关切问题47个,问题解决率达94%。
(一)以热点问题为抓手,破解群众急难愁盼
与群众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不正之风,是基层连队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整治对象。相较于传统“全面铺开、泛泛监督”的模式,聚焦热点问题的“靶向监督”更具针对性。2023年,某连队针对“训练器材报修不及时”问题开展专项督查,发现3个部门存在“推诿扯皮”现象,通过约谈责任人、建立“首接负责制”,将器材报修响应时间从平均72小时缩短至24小时,官兵满意度提升28个百分点。
同时,通过拓展民主监督渠道,如设立线上举报平台、定期召开“纪检监察恳谈会”,群众参与反腐倡廉的积极性显著提升。数据显示,2023年基层连队通过群众举报发现的问题线索占比达52%,较上年提升17个百分点,充分体现了“依靠群众反腐败”的有效性。
(二)以基层党建为依托,筑牢群众利益防线
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加强基层连队党风廉政建设,必须与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度融合,使基层党组织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2023年,某军区推行“纪检+党建”工作模式,要求连队党支部每季度专题研究“群众利益维护”工作,将群众满意度纳入党支部考核指标,权重占比达30%,推动基层党组织主动关注、解决群众问题。
纪检监察干部需常态化倾听群众呼声,通过每月走访、信访分析等方式,掌握党风廉政建设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必须优先处置、妥善解决;对因干部不廉洁、作风粗暴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必须坚决制止、严肃处理。2023年,基层连队共查处此类问题12起,处理15人,形成了有力震慑。
(三)以清正廉洁为目标,巩固党群干群关系
唯有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才能持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2023年,某连队通过开展“廉洁带兵”专项教育、公示干部经费使用情况等措施,推动干部清正廉洁意识显著提升,群众对“干部廉洁自律”的认可度达91%,较上年提升13个百分点。
实践充分证明:基层连队纪检监察工作只要始终围绕群众利益展开,做到清正廉洁、执政为民,就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为连队建设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脚注1] 弗里曼(R. Edward Freeman)提出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组织的发展需兼顾股东、员工、客户等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在基层连队中,群众作为核心利益相关者,其利益诉求必须得到优先满足。
[脚注2] 权变管理理论由卢桑斯(Fred Luthans)提出,该理论认为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方法,需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任务性质等因素灵活调整策略,这一理论为基层连队处理“良好愿望与客观实际”的关系提供了重要指导。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 2024年基层连队纪检监察工作实践复盘与优化路径
- 2023年建设生态文明心得感悟五篇
- 2024年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实践总结:基于15类典型案例的深度复盘
- 2008-2011年210例小儿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护理实践与体会
- 2024年全国电信诈骗涉案金额超7000亿元:防范实践与深度复盘11篇
- 2024年形势与政策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汇总(4篇)
-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社团联合会工作与品社教研活动综合心得体会
- 2024年新入职销售培训复盘报告(参训人数:62人培训总时长:12天)
- 2020年党员七一活动成效分析与方法论实践
- 2024年假期社会实践深度报告:基于三类场景、12项核心指标的实践复盘与效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