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2020-2022年以案促改工作心得体会

2025-09-20人已围观

2020-2022年以案促改工作心得体会

一、以案促改工作的重要意义

高压反腐背景下,标本兼治做好执纪审查后续工作至关重要。2020年6月1日,全市召开坚持标本兼治、推进以案促改工作会议,决定开展为期两个月的集中行动,旨在打好标本兼治、以案促改“五场战役”。

此次集中行动以案发单位为重点,通过以案倒查、跟踪预防,剖析典型案件,研究案发规律,深挖问题根源,进而推进以案促改,扩大执纪审查后续效应,推动形成权力结构配置科学、权力运行规范透明的良性局面。这一举措对于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根本利益具有重大意义,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抓手。

二、以案促改的具体实践

(一)聚焦重点领域,开展“五场战役”

集中行动紧盯扶贫领域、民生行业、政法系统、关键岗位及发生窝案串案的单位,通过“五改五确保”,打好“五场战役”。

- 扶贫领域:围绕扶贫领域查处的挪用侵占、截留私分、虚报冒领等案件进行以案促改,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例如,通过对某地区扶贫资金挪用案件的剖析,发现制度漏洞和监管缺失,及时完善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扶贫项目的全程监督,有效防止了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保障了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

- 民生行业:针对医疗卫生、教育、社保等行业中查处的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开展以案促改,确保民计民生不断改善。据统计,在医疗卫生行业,通过对一些医院违规收费、过度医疗等案件的整改,规范了医疗服务行为,降低了患者医疗费用,提高了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 政法系统:重点围绕政法系统中查处的以案谋私、滥用职权、失职渎职等案件进行以案促改,确保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坚强维护。如某政法机关对一起执法不公案件进行整改,加强了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完善了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提升了执法公信力。

- 关键岗位:针对项目审批、资金拨付、土地出让、规划建设、招标投标等重点领域中查处的吃拿卡要、收受贿赂、以案谋私等案件开展以案促改,确保权力运行科学规范。通过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行网上审批、阳光招投标等措施,有效减少了关键岗位的腐败现象。

- 发生窝案串案单位:围绕十八大以来部分地区、单位查处的班子成员在选人用人、工程承包、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的违法违纪案件进行以案促改,确保工作环境风清气正。某单位在查处窝案串案后,加强了领导班子建设,完善了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强化了对“三重一大”事项的监督,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

(二)强化作风建设,树立正确导向

不少腐败官员将“山高皇帝远”“没人管自己”作为落马理由,这显然是借口。事实上,当领导干部被任命的那一刻起,就应明确自身职责,牢记党和人民的厚望。“打铁还需自身硬”,领导干部必须炼好内功。

- 转作风,树正风:领导干部应把基层当作锤炼自己的平台,而非捞取好处的途径。要主动帮助困难群众,体验群众生活疾苦,掌握群众诉求,推进脱贫工作进程,增强干群凝聚力。例如,某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贫困家庭,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帮助制定脱贫计划,协调相关部门落实扶贫政策,使贫困家庭收入显著提高,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 定思想,投真情:部分领导干部对下基层存在抱怨,思想上偏离导致行为出轨。领导干部要深知基层是了解群众的窗口,是党和政府了解实情的第一手资料来源。应把下基层当作学习进步的机会,饱含感情与群众打交道,与群众心与心交流,坚定为老百姓服务的思想。如某干部通过长期深入基层,与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及时了解群众对政策的需求和意见,为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了重要依据。

- 强责任,勇担当:领导干部要强化责任意识,敢于担当,以基层为切入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加快脱贫攻坚步伐。面对难题不推脱、不回避,保持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如在某地区的产业扶贫项目中,领导干部积极协调各方资源,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使项目顺利实施,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三、以案促改的学习体会

(一)持续整治“四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要清醒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做到忠诚坚定、担当尽责、遵纪守法、清正廉洁。

(二)加强执纪监督问责,落实监督责任

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要把“四种形态”作为监督执纪问责的重要遵循,坚持抓早抓小,正本清源,动辄则咎,切实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让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成为不可触碰的底线,严防干部从“好同志”蜕变成“阶下囚”。例如,通过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对一些有轻微违纪行为的干部及时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防止了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

(三)加强党性修养,拒绝懒政怠政

要增强宗旨意识,坚决摒弃“官本位”思想。结合“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同时,要加大群众和舆论监督力度,将群众的有效投诉、舆论的正确监督,作为考核党员干部业绩的重要指标。如某单位通过设立群众意见箱、开通网上投诉平台等方式,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处理,有效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

(四)强化教育监督,保持严惩“微腐败”的高压态势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持续巩固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成果,结合以案促改工作,认真学习《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通报汇编》精神。其中通报的典型案例多发生在基层,“微腐败”虽小,但能造成“大祸害”,集中反映了部分党员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性质恶劣,教训深刻。作为基层纪检干部,要以此为戒,时刻保持自警自醒,做到令行禁止,将党的纪律和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五)牢记对党忠诚,坚守干净干事

基层纪检干部要始终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践行“三严三实”,必须强化党性修养,牢记对党忠诚这个根本。要增强政治定力,加强党性修养,始终保持对党忠诚,在党信党、在党为党。把“三严三实”贯穿到修身做人、为官用权和干事创业的全过程,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廉洁自律是党员干部为官从政的底线,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始终保持对纪律和法律的敬畏之心,常怀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和进取之心,干净干事,在各种诱惑面前,保持政治定力,守住底线。

总之,以案促改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持续推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标本兼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