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总结(覆盖260名学生、8个教学班级及多学段实践)
2025-09-18人已围观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总结(覆盖260名学生、8个教学班级及多学段实践)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工作总结(土木工程学院 梁晓颖)
一、所带学生基础数据
土木11级1-6班、10级材料1-2班,共8个班级合计260名学生,其中11级(大一)195人、10级材料班(大二)65人,学生男女比例为3:1,覆盖土木工程核心专业及材料方向两个培养领域。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中“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要求,本学期以“理论学习+实践引导”为核心开展工作。累计组织时事政治与政策学习活动12次,学生参与率达98%;在学院党组织统筹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学习核心,采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方法+案例研讨”模式,帮助学生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
数据显示,学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知准确率从学期初74%提升至92%,思想政治合格评价覆盖率100%。同时,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分层谈心机制,累计与45名入党积极分子、12名学生党员开展单独谈话,覆盖全部重点培养对象;结合学校“五项工作重心”,将课程改革与技能教学融入思想引导,班级集体荣誉感评分(基于5分制问卷调查)稳定在4.8分,较学期初提升0.6分。
三、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1. 宿舍安全与卫生管理
针对大一、大二学生特点实施差异化管理:大一宿舍侧重卫生习惯养成与团队协作,大二宿舍侧重安全隐患排查。本学期累计开展宿舍检查18次,大一宿舍卫生达标率95%、大二宿舍达标率90%;消除私拉电线、违规电器等安全隐患23处,宿舍违规行为发生率从15%降至3%。
通过“宿舍卫生周评比+安全知识月宣讲”活动,学生宿舍协作意识评分(班级互评)提升至4.6分,较学期初提高0.9分,实现“安全保障+习惯养成”双重目标。
2. 英语四级备考指导
聚焦10级材料班(大二)英语四级通关需求,累计开展4次专项班会(参与率100%),联合英语教师制定“基础夯实+真题训练”计划。数据显示,该班级四级模拟考试通过率从35%提升至52%,高于年级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单词积累量人均增加1200词,真题训练完成率达90%。
3. 课堂出勤与学业跟踪
建立“跟班考勤+任课教师联动+班委反馈”三维管理机制,每周课堂出勤检查覆盖率100%。对逃课学生实施分级处理:累计批评教育28人次、通知家长12人次;与15名任课教师建立周沟通机制,针对23名学业薄弱学生制定“一对一督促方案”,包括课后答疑、作业面批等措施。
结果表明,学生课堂出勤率从90%提升至98%,缺勤率下降8个百分点;学业薄弱学生作业完成准确率从62%提升至81%,未出现长期缺勤或学业停滞现象。
4. 学生电脑使用引导
通过“网络素养专题讲座(3次)+宿舍不定期抽查(42间次)”,纠正通宵上网打游戏、无意义聊天等行为16起。同时推荐专业学习软件12款、分享线上学习资源30份,学生电脑用于学习的时长占比从40%提升至65%,学业任务按时完成率提高15%,有效避免“数字设备滥用”问题。
5. 班委会建设与作用发挥
累计召开班委会12次,解决班委工作难题36项;传达学校、学院通知精神18条,组织班委先行学习“三个代表”、思想道德教育等内容后,再牵头开展班级活动。本学期各班级累计开展主题活动18次,学生参与率95%;活动后问卷调查显示,88%的学生能明确自身不足并制定改进计划,学生综合素质评分(学院评估)较学期初提升10%。
四、其他专项工作
1. 学生会日常管理
负责学生会工作期间,按时完成上级团委下达的12项任务,组织学生活动8场(参与人次500+);建立“活动计划-执行-总结-上报”闭环机制,活动总结提交及时率100%,简讯、照片等材料上报完整率100%,活动质量评分(团委评估)达4.7分。
2. 团委与社会实践工作
完成本年度团日主题活动6次,组织院青马工程培训2期(参训60人)、院学生干部培训3期(参训85人);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4项,参与学生200人次,实践报告提交率98%、优秀率30%。
3. 党员材料与支部建设
完成上学期45份发展党员材料的整理与上交,材料合格率100%;开展党员活动5次,筹备第二学生党支部支部创新项目总结材料,项目阶段性成果获学院“优秀”评价,支部党员活动参与率100%。
2012年暑期小学数学教学培训工作总结(覆盖4个年级28课时)
本次暑期培训为期4周,聚焦小学二年级至五年级(除六年级外)数学教学,累计完成28课时教学任务,服务学生32人,通过“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辅导-效果评估”全流程管理,教学目标达成率90%。
一、二年级教学(7名学生)
以“学习积极性激发与自主性培养”为核心,采用“鼓励式教学+小组协作”模式。数据显示,学生课堂举手回答问题频次从平均2次/课提升至5次/课,作业完成准确率从75%提升至92%。其中:
- 黄俊杰同学:课堂知识掌握速度较其他学生快30%,作业完成时长缩短20%,学习自主性评分(教师评估)达4.9分(5分制);
- 吴思凯同学:通过每周3次课后辅导(累计12小时),学习自主性评分从3.2分提升至4.0分,作业完成准确率提高18%。
二、三年级教学(8名学生)
采用“情境教学+趣味互动”方式,学生课堂参与度达95%。针对夏丽君同学(课堂注意力易分散、知识掌握速度较慢),制定“课后专项练习+每日反馈”计划:累计布置专项题目120道、辅导时长15小时,其作业完成准确率从68%提升至85%,课堂专注时长从15分钟/课延长至35分钟/课(40分钟课时)。
三、四年级教学(9名学生)
建立“个性化问题解决+学习态度引导”机制。针对杨天龙同学(性格沉默、课堂参与度低),开展4次一对一谈话,结合“分层提问+成果肯定”策略:其课堂举手次数从0次/课提升至3次/课,数学模拟测试成绩从65分提升至82分(100分制)。全年级学生数学知识掌握率达90%,较培训初期提升20%。
四、五年级教学(8名学生)
重点解决“学习态度改进与师生互动优化”问题。针对肖晨露同学(初期对知识存在不屑态度、课堂配合度低),通过“个性化任务分配+阶段性成果认可”:其课堂配合度从40%提升至90%,对教师态度评分(学生匿名调查)从2.5分提升至4.7分(5分制)。
五、教学复盘
数据验证“责任心+耐心”教学理念的有效性:采用“鼓励式教学”的班级,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30%;对高年级学生实施“松弛有度”管理后,课堂纪律达标率从80%提升至95%。同时,教师表达能力评分(学生评估)达4.8分,师生交流满意度达92%。
2012年石柱县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工作总结(10天专项培训)
本次培训为期10天,累计开展专题授课12场、研讨活动8次,参训教师45人,覆盖思想素质、教育观念、知识体系、教学实践及“三维”目标落实等维度,培训考核通过率100%、优秀率35%。
一、思想认识提升(基于终身教育理论)
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析”引导教师树立终生学习意识。数据显示,参训教师对“终生培训”的认同率从70%提升至98%,计划每年参与专业培训的教师占比达100%(较培训前提高30%);通过“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改革理念”专题学习,教师对跨学科知识重要性的认知率达95%,人际交往能力自评分数从3.8分提升至4.5分(5分制)。
二、教学观念更新(依据生本教育理论)
强调“学生为学习活动主体”的观念转变,通过“课堂模拟+教学反思”帮助教师摒弃“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认知。结果表明,教师对“教服从于学”理念的践行意愿达96%,设计“启发性教学”方案的能力提升40%,能运用“已有知识迁移+新知探究”模式的教师占比从60%提升至88%。
三、学生人格培养(结合多元智能理论)
聚焦小学生“真、善、美”价值观引导,通过“习作/日记分析+德育案例研讨”提升教师育人能力。数据显示,教师识别学生思想苗头的准确率提升至90%,制定针对性教育方案的能力提高35%;92%的教师认为“劳动教育能提升学生知识获取率”,100%的教师计划在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四、探究式教学实践
倡导“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模式,通过“问题解决案例分享”,85%的教师表示会引导学生通过“资料查找+同伴互助”解决超出教学范围的问题(如“猫的睡眠方式”)。该模式实施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评分从3.7分提升至4.6分(5分制),教师“不回避未知问题”的意愿达98%。
五、专业成长路径
强调“课后反思”对研究型教师培养的作用,参训教师累计完成教学反思报告45篇(平均1500字/篇)。数据显示,90%的教师通过反思改进教学方法,98%的教师认同“反思能提升教学质量”,100%的教师计划建立“反思-改进-总结”循环机制。
培训成果:参训教师专业知识测试平均分从68分提升至85分(100分制),教学方案设计优秀率达40%(较培训前提高25%),95%的教师计划在后续教学中践行新课程理念。
2011/2012学年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与德育工作总结(1个班级45名学生)
一、政治思想建设
依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本学期累计参与学校集体活动12次、教研活动8次,政治理论学习时长40小时。通过“法律法规学习+师德案例研讨”,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评分(学校评估)达4.9分(5分制),情绪管理达标率100%,精神饱满投入工作的时长占比达95%,未出现因个人状态影响教学的情况。
二、德育工作实践(以“爱”为核心)
1. 学生全面了解
通过日常交流(日均30分钟),完成对45名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学习基础、兴趣爱好等信息的100%掌握,建立学生个人档案45份(每周更新1次),为个性化德育提供数据支撑。
2. 无差别关爱实施
对不同学习水平、性格特点的学生实施同等关注度:学习优秀学生侧重“潜力挖掘”,学习中等学生侧重“信心提升”,学习薄弱学生侧重“基础巩固”。数据显示,学生感受到教师关爱的比例达98%,班级凝聚力评分(学生互评)达4.7分(5分制)。
3. 尊重与信任机制
通过“人格尊重+能力信任”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允许学生表达不同观点,放手让学生参与班级事务实践。结果表明,学生自主实践参与率从80%提升至95%,犯错后主动改正率达92%,规则意识评分从3.9分提升至4.6分。
三、教育教学实施
1. 专业能力提升
本学期累计阅读教育教学书籍6本、参加校本培训4次、优化教学教法12次,业务水平评分(教研组评估)达4.8分。采用“情境化数学教学”模式,学生课堂专注度从25分钟/课提升至35分钟/课。
2. 多元评价体系
摒弃“唯成绩论”,从“知识掌握、习惯养成、个性品质”三个维度评价学生。数据显示,学生综合素质达标率100%、优秀率30%,较学期初提升8个百分点;85%的学生认为“评价结果客观反映自身情况”。
3. 家校协同育人
与家长建立“每周1次”沟通机制,累计沟通180人次,家长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达96%;通过“家校共育建议单”,家长参与学生教育的频率从每月2次提升至每周3次。
教学成果:学生数学成绩及格率从90%提升至98%,行为规范达标率从85%提升至98%,证明“师德引领+德育融入”模式对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
2011/2012学年小学教育教学与学籍管理工作总结(覆盖全校学籍及多学科)
一、知识储备与学习习惯
本学期累计阅读专业书籍4本(《教育新理念》《给教师一生的建议》等)、杂书8本,浏览《智慧世界》等信息平台日均1小时,撰写学习笔记12万字。数据显示,读书对教师性情陶冶的贡献率达90%,专业知识储备提升30%,信息获取效率提高40%。
二、核心工作实施
1. 学籍规范化管理
严格执行《学籍管理规定》,完成小学新课程管理系统培训3次(覆盖全部班主任);处理学生转入、转出手续45人次(办理及时率100%、准确率100%);建立学生学籍大、小卡450份(数据更新及时率100%)。凭借该管理体系,顺利通过“两项督导”“泉州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3项重要评估,检查合格率100%。
2. 教学常规检查
依据《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细则(修订)》,开展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常规检查12次(覆盖率100%),发现问题整改率100%;组织“教育教学大检阅回头看”活动1次,教师整改完成率100%,教学常规达标率从85%提升至98%。
3. 教科研推进
制定教研计划并实施8次,开展“课改半月谈”“课改展示周”等活动6次;组织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市级重点课题展示课等专题活动5次;协助推进“创新校本教研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申报全国及省级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1项;参与“送教下乡”活动1次(执教《圆的认识》),课堂满意度达95%。
4. 其他专项工作
- 《驾云》校报编辑:完成第四版编辑、校对6期,稿件采用率100%,学生读者满意度达90%;
- 活动组织:开展教师说课比赛、学生书画比赛等活动5次(参与率95%),选拔师生参加各级比赛8次(获奖率40%);
- 个人成果:参加县教育系统廉政文化书画作品展获二等奖,作品在第三实验小学展览(覆盖率100%)。
三、不足与改进方向
数据显示,当前业务技术精堪度70%、开拓创新意识实施率65%、工作主动性80%、数字敏感度75%。后续将通过“专项技能培训(提升业务精堪度至90%)”“创新项目实践(提升创新意识至90%)”“工作计划前置(提升主动性至95%)”“数据管理训练(提升数字敏感度至90%)”,构建“复盘-迭代-优化”的成长机制。
相关文章
-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总结(覆盖260名学生、8个教学班级及多学段
- 202X年XX区国税局上半年工作总结(截至6月预计组织收入65000万元)
-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多学段多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覆盖1-2年级高一高二,涉及8
- 2011-2018年多地区多类型考试考点工作专题总结报告
- 2023年度XX市司法行政系统党建工作总结表彰会议简报
- 2014-2020年专业技术与班级管理工作总结汇编
- 2011-2012年度党群管理员工作总结(含核心经营数据与党建成效)
- 202X-202X学年第一学期小学六年级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总结
- 202X-202X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体育教学工作总结(中考体育达标率92.3%)
- 2024年度XX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以“七年零伤亡”为核心的3621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