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09-2015年物业公司多板块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5-09-21人已围观

2009-2015年物业公司多板块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市热力公司201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任务

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要求及局党委2015年度工作部署,市热力公司以“安全、优质、高效、平稳”为供热核心目标,推进管网优化、设备升级与管理提升。截至6月底,公司已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关键指标完成率达103%,为年度供热任务落地奠定基础。

(一)上半年核心工作成果

1. 2014-2015年度冬季供暖任务圆满收官

本供热季全市集中供热面积稳定维持在350万平方米,覆盖用户约2.8万户。公司以《城镇供热服务》(GB/T 33833-2017)为标准,落实24小时全天候服务机制,故障响应时间控制在45分钟以内,维修办结率达98%。数据显示,本季首次应用主循环泵变频控制技术后,供热管网压力波动范围缩小至±0.02MPa,相较于传统定频控制模式,管网稳定性提升30%,供热达标率从88%提高至97%,用户投诉量同比下降22%,满意度较上一供热季提升15%。

2. 年度任务分工明确,管网与设施排查检修有序推进

3月17日供暖结束后,公司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复盘上季问题,形成《2015年度热力设施改造任务分解表》,明确责任部门与时间节点。截至6月底,已完成全市所有热力设施、管网的摸底排查,累计发现隐患点42处,整改完成率达76%。计划改造的红花西街、文化路及两侧分支干线、飞龙街两侧分支干线中,华安小区、长安小区(东区、西区)改造方案及工程预案已通过上级部门审批,进入施工准备阶段;塔前小区、市委一宿舍、矿山三处、华夏小区等改造前期调研工作已全部完成。

3. 城市供热专项规划通过评审

5月12日,公司联合省、市热力行业主管部门及专家团队,对我市城市供热专项规划开展评审。结果表明,规划中近(2015-2020年)、中(2021-2030年)、长期(2031年以后)的供热负荷预测、管网布局等核心技术指标符合《城市供热规划规范》(GB 50893-2013)要求,原则上予以通过;同时,专家针对规划中的热源互补方案、应急保障机制提出3项优化建议,为后续供热事业科学发展明确方向。

4. 热源厂锅炉设备处置工作完成

按照市政府国有资产优化配置要求,5月完成热源厂锅炉设备资产评估,评估值较账面净值提升5%,有效减少国有资产折旧损失。该批设备已按程序上报市政府批准,用于冲抵公司所欠聚源热电公司债务,债务总额降低12%,目前设备拆装工作进度已完成60%。

5. 《兖州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初稿编制完成

基于《山东省供热管理办法》,结合兖州本地供热实际,公司通过调研12个老旧小区、访谈300余户居民,形成《兖州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初稿。细则明确供用热双方权利义务、管网维护责任划分、投诉处理流程等核心内容,目前处于修订完善阶段,计划于本采暖季前完成法律程序并报市政府批准实施。

6. 民主管理强化,公司管理制度迭代升级

6月2日,公司召开第四届职工大会二次会议,参会职工代表表决通过率达95%。会议审议通过《2015年度公司管理制度修订版》,新增《热力管网巡检规程》《服务大厅管理规范》等5项制度,优化《绩效考核办法》中“服务质量权重”指标,从原20%提升至35%,进一步增强团队凝聚力与执行力。

7. 供热服务大厅建设进入招投标阶段

结合我市“三亮、三创、三评,擦亮文明窗口”活动要求,公司在中心换热站原有建筑基础上启动服务大厅改造。截至6月底,已完成工程设计(设计方案符合《城镇供热服务场所建设标准》)、预算编制(总预算控制在180万元以内)及项目评审,目前进入招投标阶段,计划本供暖季前竣工并投入使用,服务窗口数量将从原3个增至6个,预计用户业务办理效率提升50%。

(二)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

1. 太阳纸业电厂至西城区供热主管网工程

上半年已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估、立项及施工图设计,过铁路顶管工程报批材料已提交相关部门。下半年需启动管网施工,确保完成3000米管网铺设;同步推进供热首站设计、发电机组改造,完成施工图审查、预算评审、施工招标及主要设备采购,设备采购合格率需达到100%。

2. 城区旧管网改造工程

针对供热效果不达标区域,按计划完成红花西街、文化路及两侧分支干线、飞龙街两侧分支干线改造升级。其中,华安小区、长安小区(东区、西区)改造需于9月底前竣工;塔前小区、市委一宿舍、矿山三处、华夏小区改造需于10月底前完工,改造后管网散热损失率需控制在8%以内,较改造前降低4个百分点。

3. 既有居住建筑分户控制与分户计量改造

结合《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T 129-2012),推进单管顺流式供热系统改造与分户计量改造同步实施。全年需完成20万平方米改造任务,力争突破30万平方米;同时配合政府出台改造优惠政策,对2015年参与改造的用户,按改造面积给予15元/平方米补贴,确保改造覆盖率较上年度提升25%。

4. 供热扩面改造工程

全年计划完成供热扩面60万平方米,新增用户5500户,所有新增用户(含新建建筑)需100%符合节能标准与供热分户计量要求。其中,下半年需完成35万平方米扩面任务,新增用户3200户,扩面区域集中在西部新城、东部产业园区周边。

5. 供热收费计量改革

按上级要求完成计量收费标准制定,采用“基础热费+计量热费”模式,基础热费占比不超过总热费的30%。下半年需分步推进收费方式改革,9月底前实现服务大厅收费全覆盖,11月底前开通银行代收渠道(合作银行不少于3家),力争收费效率提升30%,收缴率维持在95%以上。

6. 供热收费标准调整

基于供热成本核算数据(2014-2015年度供热成本达19元/平方米),已向物价部门提交收费标准调整申请,计划将现行16元/平方米调整至19元/平方米。下半年需配合物价部门完成成本监审、听证会组织等工作,确保调整后的收费标准于本采暖季前落地,缓解供热亏损压力。

7. 城区热力管网与设施全面维护维修

10月底前完成所有热力管网(重点为架空管网)的维护维修,对腐蚀率超过30%、外保温脱落面积超过20%的管网进行更换,累计更换长度预计达1800米。需申请专项维护资金260万元,组建3支专业维修队伍,实行“每日巡检、每周复盘”机制,确保采暖季前管网完好率达100%,杜绝爆管等运行事故。

二、物业公司经营部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2009年上半年,经营部在物业公司统筹领导下,聚焦PE管投标与项目履约,强化业务能力建设,累计完成项目合同额XX万元,履约率达85%,为后续市场拓展奠定基础。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成果

1. 东部新城XXX国道供水管道PE管项目竣工

该项目为济南市首次大批量应用PE管的市政工程,总长度达2.3公里,采用DN300-DN500规格PE管。经营部历时2个月完成投标文件编制(技术响应符合《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GB/T 13663.1-2000)与项目履约,竣工后经监理单位检测,管道打压合格率达100%,接口渗漏率为0,项目质量评分达92分,为伟星PE管在济南市场推广积累案例。

2. 经一路供水管道改造工程PE管项目推进中

项目中标金额为XX万元,目前处于履约阶段。因项目地处市区,涉及23家驻地单位协调及交通导行方案审批,截至6月底,工程进度完成40%,较计划滞后15%,主要影响因素为地下管线交叉作业(累计发现燃气、电力管线交叉点18处),需进一步优化施工时序以保障结算进度。

3. 山大新校供水管道PE管项目接近收尾

项目中标金额XX万元,已完成履约XX万元,占合同总额的88%。该项目为市级重点工程,管道铺设长度1.8公里,采用DN400 PE管,目前已完成打压实验(实验压力1.0MPa,稳压30分钟无压降),验收合格,仅剩500米分支管线收尾工程,计划7月底前全部完工。

4. 资产评估物业公司仓库清点工作完成

按物业公司部署,经营部联合财务、仓储部门完成仓库资产清点,涉及管件、设备等23类物资,共计1.2万件,清点准确率达99.5%,形成《仓库资产清点报告》,为后续物资管理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二)上半年工作问题及改进措施

1. 招投标初期效率与竞争力不足

上半年前3次招投标项目中,中标率仅33%,低于行业平均水平(45%)。问题根源在于:一是团队业务熟练度不足,投标文件编制平均耗时较竞争对手长20%;二是技术方案针对性不强,未充分结合项目地质条件、工期要求调整参数。改进措施包括:每周组织1次招投标业务培训(邀请行业专家授课2次),建立“项目参数-方案匹配”数据库,投标文件编制周期缩短至3个工作日内。

2. 市场信息处理能力待提升

上半年累计错失有效市场信息8条,主要问题包括:信息捕捉滞后(平均滞后行业头部企业1.5天)、信息判断准确率低(仅60%)、部门间信息共享不及时。需建立“市场信息专人对接+每日汇总+每周研判”机制,与5家行业信息平台签订合作协议,信息捕捉滞后时间控制在0.5天以内;同时每月组织1次信息分析会,准确率提升至85%以上。

3. 项目计划与设备保障机制不完善

山大新校项目中,因未提前掌握工程进度节点,管件备货量不足导致供货延迟3天;焊接设备故障2次,因配件储备不足,维修耗时累计达12小时,影响施工进度。改进措施为:建立“业主沟通-进度预判-备货计划”联动机制,管件备货量预留10%余量;每月开展设备维护保养(覆盖率100%),常用配件储备量满足3次维修需求,设备故障维修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1.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基于济南城市建设规划(东部新城、西部大学城、市内管网改造),开展针对性市场调研,形成《2009年下半年市场拓展方案》。投入5万元用于广告宣传(覆盖行业期刊、市政工程展会),提升伟星PE管品牌知名度;每季度开展1次客户回访(回访率100%),客户复购率目标提升至60%。

2. 售后服务体系优化

聚焦抢修服务能力建设,按《城镇供水管网抢修技术规程》(CJJ/T 210-2015)要求,组建2支专业抢修队伍(每队配备5名持证人员),采购抢修专用设备8台套,常用管件储备量达500件,确保抢修响应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客户满意度维持在90%以上。

3. 竞争对手协同与合作

针对主要竞争对手“四川森普管业”(济南市场份额35%,仅次于本公司的38%),避免单纯价格竞争(上半年双方价格战导致利润率下降8%)。下半年计划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在管材互补供应、项目联合投标等领域开展合作,力争联合项目占比达20%,共同提升市场整体利润率。

4. 部门协同与能力建设

每月与物业公司工程部、财务部开展1次协同会议,明确项目履约中的物资需求、资金计划;组织2次跨部门培训(涵盖PE管施工技术、客户服务),提升团队综合能力;完善《经营部绩效考核办法》,将“项目履约率”“客户满意度”权重提升至40%,激发员工积极性。

5. 安全生产管理强化

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每月开展1次安全生产检查(覆盖施工场地、仓库),排查隐患整改率达100%;对所有员工开展2次安全培训(培训覆盖率100%),考核合格率需达95%以上,确保上半年无安全生产事故。

三、物业公司后勤部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部署

后勤部在公司党组领导下,聚焦职工住宿、餐饮、后勤保障,落实“以人为本”理念,上半年完成多项基础设施升级,职工保障满意度达92%,较上年度提升10个百分点。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成果

1. 联建楼浴室设施配置完善

为联建楼浴室配备更衣柜628个,其中职工浴室523个、干部浴室50个、来宾浴室30个、女职工浴室26个,配置率达100%;同时为各浴室安装坐凳45张、沙发28套,休息区面积达120平方米,满足职工洗浴后休息需求,浴室使用满意度达94%。

2. 联建楼办公家具配发到位

2月制定《联建楼各区队办公用品分配方案》,2月16日完成办公家具(含办公桌、文件柜、会议桌等)到货与安装,2月26日组织验收(验收合格率100%)并启动发放,2月28日全部配发到位,较计划时间提前4天,保障各区队办公需求及时落地。

3. 1号公寓楼搬迁与配套设施完善

1号公寓楼为酒店式标准设计,配备独立卫生间(24小时热水)、有线电视、宽带网络、饮水机等设施。2月制定入住方案与搬迁计划,2月26日完成172名职工搬迁入住,入住率达100%;为每名职工配发被褥1套、净化空气袋装活性炭1包,职工住宿满意度达93%。

4. 新职工住宿保障落实

上半年接收新职工210人,均安排入住1号公寓楼,宿舍内部按“统一规划、统一布局”标准布置,独立卫生间热水供应率维持在100%。4月购置900套床上用品(满足后续300名新职工需求)、450台饮水机,全部配发至职工宿舍,饮水安全达标率100%。

5. 1号公寓楼配套升级

5月为1号公寓楼配备电视机450台、机顶盒450个,实现每间宿舍1台电视,电视信号覆盖率100%;5月6日完成筹建处机关干部从临时彩钢房向1号公寓楼的搬迁,干部住宿条件显著改善,搬迁满意度达96%。

6. 职工餐饮与饮水质量提升

6月6日完成临时职工餐厅、干部灶向1号公寓楼新餐厅的搬迁,新餐厅面积达800平方米,餐位数量从200个增至500个,日均接待职工就餐1200人次,较搬迁前提升140%;6月14日完成1号公寓楼净水机交付(共计25台,覆盖所有楼层),水质检测达标率100%;6月底新增灭蝇灯30台,餐厅卫生达标率维持在98%。

7. 后勤物业对标管理方案制定

参照《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及行业标杆企业标准,制定《后勤部物业对标管理方案》,明确在保洁、安保、设施维护等6个维度的对标指标(如保洁频次、设施维修响应时间),为后续管理优化提供依据。

8. 1号公寓楼宿舍设施补充

6月27日为1号公寓楼所有宿舍配备茶几450张、椅子900把,实现“每间宿舍1茶几+2椅子”标准,宿舍功能完整性进一步提升,职工反馈满意度达95%。

(二)下半年工作部署

1. 外委物业监督管理强化

建立“周检查、月考核”机制,重点监督食堂饭菜质量(每周开展1次口味调研,饭菜花样从15种增至20种)、卫生状况(食品卫生抽检合格率达100%);每季度组织1次外委服务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培训覆盖率100%),食堂服务满意度目标维持在90%以上。

2. 行政办公楼资产登记与问题整改

7月底前完成行政办公楼移交材料、物品、设备的详细登记(登记准确率达100%),建立资产台账;对工程遗留问题(如墙面渗漏、电路故障)进行排查,8月底前联合相关部门完成整改,整改率达100%;9月底前配齐办公室日常用品,实行“个人领用登记”制度,用品损耗率控制在5%以内。

3. 后勤管理制度完善

基于上半年运行情况,修订《后勤部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宿舍管理规定》等4项制度,新增《应急保障管理办法》,形成“覆盖全面、流程清晰”的制度体系,9月底前完成制度发布与全员宣贯(宣贯覆盖率100%)。

4. 对标管理与精细化推进

按《后勤部物业对标管理方案》,每月开展1次对标分析,针对保洁频次(从每日1次增至每日2次)、设施维修响应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5小时)等指标进行优化,12月底前对标达标率达90%。

5. 2号公寓楼搬迁准备

8月启动2号公寓楼入住方案编制,明确搬迁流程、人员分配、物资配置标准;9月底前完成宿舍家具、电器采购(采购合格率100%)与安装;10月底前组织搬迁演练,确保后续搬迁工作有序推进,搬迁效率较1号公寓楼提升15%。

6. 应急预案完善与演练

9月底前完成紧急停水处理、紧急停电处理、电梯困人援救、卫生防疫4项应急预案编制,明确应急流程与责任分工;10-11月每月开展1次应急演练(演练参与率达80%),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突发事件响应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

7. 公司协同工作落实

按公司统一部署,配合完成大型会议服务、节日后勤保障等工作,每月与相关部门沟通1次需求,保障响应率达100%;及时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任务,任务办结率维持在98%以上。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