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20年度电工高级技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报告
2025-09-25人已围观
2020年度电工高级技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报告
2020年度电工高级技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一)
2020年,本人在项目部承担电工施工现场管理与技术指导工作,期间因工作表现突出,从普通电工监理晋升为电仪车间技术员,同步负责x厂区车间电气施工监理与电仪车间技术管理职责。该岗位调整虽使工作量较此前增加40%,但为系统掌握公司电气系统架构提供了契机,显著提升了独立分析、处置设备故障的能力,为后续技术工作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电仪技术员岗位认知与核心职责定位
电仪技术员的核心职责是为电气设备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高效处置突发故障,这一定位在2020年的工作实践中得到充分验证。相较于此前在xx制药有限公司担任电气设备员的工作经历,本岗位面临更高挑战,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1. 设备规模庞大:公司电气设备总量超500台套,涵盖高低压输电、配电、送电及维修全链条,管理覆盖范围较过往扩大3倍;
2. 设备类型复杂:新旧设备混用比例达1:1.2,旧设备老化问题与新设备适配需求叠加,使故障发生率较单一设备体系提升25%;
3. 新增关键设备:110kVA变电站为首次接触的设备类型,其运维标准与技术参数需从零学习;
4. 仪表技能断层:因3-4年未从事仪表工作,需系统性补全仪表设备原理、校准及故障排除知识。
为应对上述挑战,本人采取三项行动:一是收集所有不熟悉设备(含7-aca发酵车间、提炼车间、动力车间、制水站及110kv变电站)的使用说明书,梳理设备工作原理、参数设定及维护流程,对存疑问题与厂家技术人员开展3次专项研讨,确保设备认知无盲区;二是与车间维修组、运行组、仪表组开展4次技术沟通会,明确现有人员知识短板与现场技术痛点,形成《2020年电仪车间技术需求清单》;三是制定《仪表技能提升计划》,通过为期1个月的专项学习,恢复并强化仪表设备运维能力。
二、2020年度核心工作内容与量化成果
(一)日常故障处置与设备优化
1. 克拉维酸口服无菌车间离心机启动故障
该设备在满载工况下启动失败,经检测确认核心原因是变频器输出功率无法克服启动扭矩。通过重新设定变频器启动扭矩参数(从初始值150%调整为180%),并加装直流制动电阻延长启动时间(从5秒增至10秒),设备启动成功率从82%提升至100%,单次故障处理时长控制在40分钟内,保障车间日均2批次生产任务无延误。
2. 锅炉车间1引风机变频器停车故障
设备正常停车时频繁报“停车时过电流”,数据显示故障发生与操作人员急停操作的关联度达90%。为彻底解决该问题,除加装直流电抗器(型号:DK-500A)并设定适配参数外,还组织锅炉车间12名操作工开展2次操作培训,规范“逐步降频-稳定运行-缓慢停车”的标准化流程,改造后故障发生率从每周3次降至0次,设备运行稳定性显著提升。
3. 克拉维酸提炼一车间薄膜蒸发器压力控制优化
该设备运行中压力持续处于高位(超额定值12%),导致生产连续性受影响。结合TPM(全员生产维护)理论[1],提出变频控制改造方案,通过人为调节频率实现压力动态管控。累计为8台薄膜蒸发器安装变频器(品牌:西门子MM440),改造后设备压力控制精度维持在±5%范围内,生产合格率从91%提升至98.5%。
4. 其他关键设备故障处置
全年累计处理设备故障32起,平均故障处理时长1.1小时,较公司平均水平缩短0.4小时。其中,解决克拉维酸发酵一车间3反渗透高压泵变频器参数冲突问题(重新设定P1000、P1300等核心参数),使设备投用率达100%;排查污水站脱水机房离心机电机匝间短路故障,维修后设备运行电流稳定在额定值的95%-105%区间,无二次故障发生;针对锅炉车间主热水电磁阀电路板击穿问题,建议安装独立稳压器(输出电压220V±2%),使仪表设备供电污染率降低至0,电路板更换频率从每月2块降至每季度1块。
[1]TPM(全员生产维护):通过建立全系统员工参与的维护模式,实现设备效率最大化的管理方法,核心在于“预防维护”而非“事后维修”,广泛应用于工业设备管理领域。
2020年度电工高级技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二)
2020年,在公司各级领导指导与工友配合下,本人围绕带钢公司电站设备维修、点检、巡检核心任务,聚焦设备稳定运行与技改升级,圆满完成各项工作指标。公司电站服务范围涵盖:电动葫芦11部(额定起重量5-10t)、桥式起重机2部(跨度22m,额定起重量30t)、冷轧带钢轧机生产线3条(150型、120型、175型各1条)、酸洗生产线1条,设备总量较2019年增加15%,运维任务同比加重20%。
一、理论与技能强化:筑牢技术基础
遵循“理论指导实践”原则,全年参与公司组织的专业培训6次(含高低压设备运维、变频器应用等主题),完成《工业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带钢生产线电气控制技术》等书籍的系统学习。结合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理论[2],复盘2019年12起典型故障案例,提炼“故障现象-原因分析-处置方案-预防措施”的标准化流程,使故障复现率从18%降至5%。同时,通过现场实操练习,强化对轧机生产线传动系统、酸洗线电气控制柜的调试能力,技能考核成绩从85分提升至96分,达到公司技师岗位优秀标准。
[2]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通过分析设备故障模式及影响,确定针对性维护策略,优先保障关键设备与核心功能,是工业领域提升设备可靠性的核心方法论之一。
二、核心工作任务:故障处置与技改落地
(一)设备故障精准处置
聚焦电站关键设备,建立“日点检-周巡检-月排查”机制,全年累计点检设备1200台次,发现并整改隐患45项,隐患整改率100%。其中,解决150型轧机生产线主电机转速不稳定问题(调整编码器参数,更换磨损碳刷),使电机转速波动控制在±2r/min范围内;修复桥式起重机行走机构电气故障(更换接触器,优化控制回路),保障设备起重作业效率达98%;处理酸洗生产线酸洗槽加热管供电故障(排查短路点,重新布线),使加热管工作效率恢复至额定值,确保酸洗温度稳定在50-55℃区间。
(二)技改项目推进与成果
1. 带钢发蓝生产线(高强度打包带)安装调试
1-3月主导该生产线电气设备安装与布线工作,累计完成320个接线点的精准施工(接线误差率0),敷设电缆总长850米。4月开展设备调试,通过优化PLC程序(品牌:三菱FX3U)、校准传感器参数,实现设备一次性调试成功,较计划工期提前5天。投用后,生产线日均产量达12吨,较传统生产线提升15%,单位能耗降低8%。
2. 弹簧钢生产线(超高强度打包带)安装调试
8-12月全程参与该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该设备技术含量较高(含伺服控制系统、张力调节系统),为保障调试质量,累计与厂家技术人员开展6次技术研讨,解决伺服电机定位偏差(调整脉冲参数)、张力不稳定(优化PID调节)等关键问题。截至12月底,设备调试进度完成90%,核心参数(如轧制速度、成品精度)已达到设计标准的95%,为2021年正式投用奠定基础。
3. 辅助设备安装调试
10-11月带领团队完成线切割数控机床(型号:DK7740)、抛光机的电气设备安装与布线,累计安装电气元件48个,调试控制回路12条。通过与厂家配合校准设备参数,使线切割数控机床加工精度达±0.01mm,抛光机转速稳定在1500r/min,满足车间辅助加工需求,设备投用后未发生电气故障。
2020年度电工高级技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三)
自任职电工高级技师以来,本人始终以“提升技术能力、保障设备运行、传承专业技能”为核心目标,通过理论学习强化专业素养,通过实践操作积累经验,2020年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在公司生产发展中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一、思想与职业素养建设:夯实工作根基
坚持以公司利益为核心,树立“严谨、负责、高效”的职业态度。在政治思想层面,关注行业政策与技术发展动态,结合公司生产实际分析政策影响,将“安全生产”“节能降耗”理念融入日常工作;在职业行为层面,严格遵守公司《电气设备运维管理制度》,做到“三不原则”:不忽视细节、不规避困难、不推卸责任。全年累计参与安全生产检查12次,提出整改建议18条,整改落实率100%,所在班组未发生电气安全事故。
二、岗位履职:发挥技师带头作用
作为技师与机电班班长,本人始终坚持“冲锋在前、示范引领”,具体表现为:
1. 重难点工作主动承担:在脏累苦险任务中,累计带头作业35次(如高空电缆敷设、高压设备检修),作业时长超280小时;在技术性难题攻关中,主导解决35KV变电站二次回路故障、轧机生产线PLC通讯中断等8项关键问题,平均攻关时长3天,较预期缩短1.5天。
2. 设备运维成效显著:全年参与设备维修68起,故障处理及时率98%,为公司减少生产延误损失约25万元。其中,基建期间监督巡查电气基础设施(含隐蔽工程)40处,发现并整改隐患12项,避免投用后返工成本超10万元;生产期间处理大小电气设备故障56起,保障关键设备(如110KV变压器、主传动电机)运行率达99.2%。
3. 团队技能传承:通过“师带徒”模式培养3名电工,制定《技能培训计划》,涵盖理论授课(20课时)与实操指导(40课时),培训后学员技能考核通过率100%,均能独立完成中低压设备故障处置;组织班组技术交流4次,分享故障处置经验20条,推动班组整体技术水平提升30%。
三、技术提升:持续学习与实践创新
(一)系统学习强化能力
遵循“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学习永无止境”的原则,2020年搜集专业书籍资料15份(含《电气设计制图》《现代变频技术》《直流在工业中的应用》),系统学习PLC编程控制原理、ABB变频器参数设置、SIPMOS大功率双向可控硅控制原理等核心技术。通过理论学习,使复杂设备故障分析能力提升40%,对新型电气设备的认知周期缩短50%。
(二)技术实践与外部服务
1. 内部技术实践:结合公司设备实际,应用所学技术优化设备参数12项,如调整110KV变电站保护装置定值(电流速断保护、过流保护),使保护动作正确率达100%;优化主电机变频器参数(提升转矩补偿值),使电机启动电流降低15%,减少对电网冲击。
2. 外部技术服务:凭借高压变电技术与二次控制技术积累,2020年受邀为外部单位解决技术难题8次(覆盖周边五县三市),涉及35KV及以下变配电工程设计与安装。其中,为xx集团子公司完成50KVA-1500KVA高低压变配电工程6项,一次性验收通过率100%;为xx电力设备配套厂及变压器厂提供技术支持,参与安装箱式变电站12台、高低压开关柜35台、工矿机电控制柜28台,设备投用后运行稳定率达99%。
2020年的工作实践,验证了本人作为电工高级技师的履职能力,但也明确了技术提升方向。未来将继续聚焦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强化新型设备运维能力,为公司设备稳定运行与技术升级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 2020年度电工高级技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报告
- 202X年度XX学校安全工作总结报告
- 202X年度农业银行朝阳支行柜员工作总结——以零事故与高满意度筑牢服务阵地
- 202X年度XX房地产公司财务出纳工作总结——以精细化管控实现全年零重大差错
- 202X-202X学年小学后勤副校长工作总结(服务师生1280人,校园安全事故0起,后勤服
- 2024年2月网络运营月度工作总结及核心业务复盘
- 2022-2023学年小学各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汇编
- 2013-2014年玉都饭店餐饮出纳工作总结及岗位操作规范(含2014年执行标准)
- 2004年清华大学党建与工会工作全景总结(含12项核心数据与4类创新实践)
- 2024年XX镇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总结(全年隐患整改率98.7%,零较大及以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