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24年XX镇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总结(全年隐患整改率98.7%,零较大及以上事故)

2025-09-25人已围观

2024年XX镇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总结(全年隐患整改率98.7%,零较大及以上事故)

一、工作背景与总体成效

2024年,XX镇围绕“责任全覆盖、监管无盲区、隐患零容忍”目标,全面推进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将辖区内学校、社区、煤矿、企业等重点领域纳入网格化体系。数据显示,全年累计划分各级网格289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426名,开展各类安全检查486次,排查隐患532项,整改完成525项,整改率98.7%;组织安全培训、演练等活动63场次,参与人数达1.2万人次;辖区内未发生一起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一般事故起数同比减少38%,经济损失同比下降45%,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事故起数、伤亡人数、经济损失”三下降目标。

二、重点领域网格化管理实施情况

(一)XX学校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

2024年,XX学校严格按照区域教育系统“安全管理网格化建设年”活动要求,将网格化管理作为安全工作核心抓手,全年安全责任落实率100%。

1. 组织领导与责任体系建设

开学首日即召开校长办公会,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明确“组长-副组长-成员”三级责任架构:

- 组长(王明军):对全校安全工作负总责,全年累计主持安全工作会议24次,审批安全专项方案12项;

- 副组长(王克亮、房明路):分别负责全校安全工作统筹、教学及教科研活动安全,全年累计开展专项督查36次;

- 成员(胡凤云等8人):按职责分工负责教学设施安全、德育安全、卫生安全、校舍安全等专项工作,每人每月至少开展2次责任区域巡查。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办,配备专职工作人员3名,负责日常组织与协调,全年累计召开专题协调会议18次,解决跨网格问题23项。

2. 网格划分与责任落实

依据“层级清晰、覆盖全面”原则,构建“六级网格责任体系”:

- 一级网格(校长):覆盖全校,全年组织校级安全大检查12次,隐患整改督办率100%;

- 二级网格(分管领导):按“教学、德育、后勤”划分为3个中网格,每网格配备专职联络员1名,每月开展2次专项检查;

- 三级网格(教研组/处室):共12个,由组长/主任担任网格长,负责本部门安全管理,全年累计组织组内自查96次;

- 四级网格(班级):48个班级各设1名网格长(班主任),每日开展班级安全巡查,累计上报班级隐患156项,整改率100%;

- 五级网格(学生小组):以4-6人为一组,全校共设216个小组,负责课间安全监督,全年累计劝阻不安全行为320余次;

- 六级网格(受导学生):选取36名学生担任安全监督员,负责课间操、放学等重点时段的安全提醒,累计发放安全提示卡1200余张。

各级网格间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将责任细化至每一个岗位、每一名人员,实现“无无责之事、无无责之人”。

3. 专项工作开展

- 逃生演练:全年累计开展地震逃生、消防逃生、防校园暴力侵害等专项演练12场次,参与师生达2800余人次,演练达标率100%,学生自救自护技能考核合格率从年初的82%提升至年末的98%;

- 隐患排查:执行“周检查、月汇总、季通报”机制,全年排查校舍安全隐患43项、教学设备隐患28项、消防设施隐患19项,所有隐患均在规定时限内整改完成,整改周期平均缩短至3.5天;

- 安全教育:通过红领巾广播(每周2次)、主题班会(每月1次)、安全知识竞赛(每学期2次)等形式,开展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等专题教育,全年累计发放安全手册3200余册,学生安全知识知晓率达99%。

(二)XX社区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

XX社区辖区面积2.3平方公里,涵盖7个民族共1856户、5230人,下辖5个住宅小区、28家机关企事业单位、136家商业网点,房屋出租率达31%。2024年,社区以“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为核心,构建“三级网格+多元力量”管理模式,全年未发生社区内安全事故。

1. 网格划分与人员配置

科学划分为12个基础网格,实行“1名网格长+2名信息员+3名志愿者”配置:

- 一级网格长(社区主任):全年主持社区安全工作会议16次,协调解决跨网格问题19项;

- 二级网格长(社区居委会委员):5名委员各分管2-3个基础网格,每月开展网格巡查不少于8次;

- 三级网格(基础网格):12名专职网格长负责日常巡查,配备民情员、监督员、安全员各12名,发动楼栋长45名、党员志愿者82名参与网格安全工作,全年累计收集安全相关民情信息286条,处置率98%。

2. 核心工作机制

- 日巡查+周碰头机制:网格长每日开展2次片区巡查,重点排查非法生产、非法经营、消防隐患等6类问题,全年累计发现并整改隐患78项;每周一召开网格工作碰头会,汇总问题、明确整改责任,2024年共召开碰头会52次,解决疑难问题32项;

- 宣传动员机制:制作网格长公示牌12块、发放《便民联系卡》1856张、张贴安全宣传海报320余张,全年开展“安全宣传日”活动12次,覆盖居民4800余人次,居民安全隐患上报率同比提升65%;

- 隐患整改机制:建立“隐患排查-登记-整改-销号”闭环流程,对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6家商业网点实施停业整顿,取缔非法经营场所2处,协调上级部门解决小区安全出口堵塞、消防设施缺失等重点问题13项。

(三)铁新煤矿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

铁新煤矿2024年严格执行“定责任区域、定监管人员、定监管任务、定管理制度”的“四定”原则,构建“六级网格监管体系”,全年工矿商贸领域零事故。

1. 责任体系与制度建设

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煤矿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等12项制度,明确各级网格责任:

- 矿领导: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下井带班制度”,全年累计下井带班144人次,填写隐患排查卡144份,发现重大隐患3项,整改率100%;

- 区队管理人员:各区队队长、技术员、带班长实行“跟班作业制”,全年累计下井跟班860人次,查处“三违”行为78起,同比减少35%;

- 专职安监员:按区域划分8个监管网格,实行“包片管理”,全年累计开展专项检查216次,下达整改指令卡189份,整改完成率98.7%。

2. 隐患排查与培训教育

- 隐患排查:执行“月三次、周一次、日巡查”三级机制,2024年累计开展安全大检查36次,查出隐患452项,其中重大隐患6项,整改完成446项,整改率98.7%;

- 培训教育:加强新工人岗前培训和在岗人员日常教育,全年开展岗前培训12期、培训新工人156名,组织“每日一题、每月一考”安全学习365次,员工安全知识考核合格率从年初的85%提升至年末的97%。

三、网格化管理核心经验与方法论

1. 双重预防机制支撑

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国家应急管理部2022年《关于全面推进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该镇将辖区企业按风险等级划分为高、中、低三级,其中高风险企业12家(煤矿、危化品经营等),实行“每周一查”;中风险企业35家(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等),实行“每两周一查”;低风险企业89家(小型商业、普通加工等),实行“每月一查”,全年高风险企业零事故[1]。

2. PDCA循环理论应用

引入“安全管理PDCA循环理论”,将网格化管理分为“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改进(Act)”四阶段:计划阶段明确各级网格责任与目标,执行阶段落实巡查、培训、演练等措施,检查阶段通过“月通报、季考核”评估成效,改进阶段针对问题优化流程,2024年累计优化网格责任清单3次、调整网格划分2次,管理效率提升30%[2]。

3. 信息化赋能管理

为12个重点网格配备移动终端PDA,实现隐患“实时上报、在线派单、限时整改、闭环销号”,全年通过信息化平台处理隐患326项,平均处置时长从传统模式的7天缩短至2.5天,处置效率提升64%;建立企业隐患自查自报机制,辖区企业自查自报率达92%,同比提升40%。

四、工作成效与数据复盘

1. 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结果表明,2024年XX镇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伤亡人数、经济损失分别较2023年下降38%、42%、45%,连续5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高危行业(煤矿、危化品)连续6年零事故,实现“四降两升”(事故数、伤亡数、损失数、隐患数下降,整改率、知晓率上升)目标。

2. 基层基础显著夯实

辖区各级网格累计开展安全检查486次,较2023年增加25%;安全培训、演练覆盖1.2万人次,居民/员工安全知识知晓率达97%,较2023年提升12个百分点;建立重点领域安全台账28套,实现“一网格一档案、一企业一记录”,监管覆盖率100%。

3. 协同机制逐步完善

全年累计召开跨部门协调会议24次,联合执法18次,解决跨领域安全问题43项;发动群众参与安全监督3200余人次,收到群众上报隐患156项,核实处置率98%,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网格化管理格局。

[1] 国家应急管理部. 关于全面推进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Z]. 2022.

[2] 孙华山. 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与实践[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20:89-92.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