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骨外科医疗护理工作合集(2008-2017年)

2025-09-26人已围观

骨外科医疗护理工作合集(2008-2017年)

2011年骨外科护理工作年度总结(全年住院792人次,患者满意率100%)

2011年,骨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在院领导正确领导下,以“以病人为中心,发挥蒙医药特色优势”为核心服务宗旨,严格遵循二甲评审标准及医院管理年活动要求,落实年度护理工作计划,参照《优质护理服务评价指南(2010版)》完善护理规章制度,优化服务流程,改善住院环境,强化护理质量控制,实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现将全年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一、强化基础护理,显著提升服务质量

在全国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创建的背景下,科室系统性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蒙医特色护理常规》《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基础护理服务规范》及《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通过专项培训,要求每位责任护士全面掌握服务内涵、项目及工作标准。

- 每周开展安全意识教育,排查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并制定整改措施,消除差错隐患;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依托科内质控小组,定期与不定期结合检查制度执行情况,全年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为0,褥疮发生率为0。

- 临床护理中,针对病情稳定的康复期患者,护理人员提供耐心的生活自理能力指导与协助;针对生活不能自理、病危及卧床患者,按规范开展理发、修剪指甲、定时清洁、按摩、喂水喂饭及协助大小便等基础护理。

- 规范新入院病人接待流程,推行服务全程规范用语,为患者提供生活便利;坚持每日发放费用一日清单,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收集患者及陪护对护理服务的意见,针对问题及时整改。科室全年发放护理服务质量调查表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数据显示患者满意率达100%,无任何投诉记录。

二、加强质量控制,保障护理工作规范开展

科室严格落实护理部与科室两级护理质量管理体系,遴选责任心强的护理人员组成科级护理质控小组,执行“每周自查、每月抽查”机制,对检查结果实时反馈;尤其在护理文书简化后,加大对简化版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的自查力度,发现问题立即与当事人沟通整改。同时,强化对夜班、中班、双休日及节假日的查房频次,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不足并纠正,确保护理流程全程合规。

三、开展康复训练,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针对骨外科患者术后康复需求,科室制定专项康复训练计划,组织开展洗脸、刷牙、洗衣、整理床单位等生活能力训练。结果表明,该训练体系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为患者术后回归正常生活提供有力支持。

四、多元化开展学习,优化护理队伍素质

科室结合收治患者疾病特点,定期组织业务学习;每月护理工作会上,护理人员围绕“不同患者护理要点”“操作舒适性优化”等主题交流经验;外出学习、进修及参观的护士返回后,需向科室全员分享学习成果与实践经验。通过该模式,实现护理人员知识共享与技能互补,显著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全年护理人员参与科内、医院组织的理论考试、医院感染知识考试及技术操作考核,参与率100%,考核合格率100%。

五、完善科室考核,推进管理效能提升

为保障临床护理工作落地,科室结合人员分布特点制定《考核细则》,涵盖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服务态度等核心维度,明确处罚标准与奖励措施(含护理安全风险防控奖励、各级表彰奖励等)。奖惩结合的考核机制不仅强化了管理力度,更有效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数据统计显示,2011年科室收治住院患者792人次,出院患者810人次,其中手术患者271人次。

六、严格感染管理,降低院内感染风险

依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006版)》要求,科室落实感染防控措施: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必须按七步洗手法洗手并佩戴口罩;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严格分类存放;物体表面采用含氯500mg/L消毒剂擦拭;每日向危重患者讲解褥疮、尿路感染等并发症预防知识;定期更换病房床单及器械浸泡消毒液,全年未发生院内感染事件。

七、工作存在的不足

尽管2011年无医疗纠纷及投诉,但仍存在三方面不足:一是个别护士无菌观念薄弱,无菌操作时未按规范佩戴口罩,一次性无菌物品用后处理不及时;二是科室学习风气不足,护理论文撰写数量较少;三是病房管理细节仍需优化。

2017年河南省骨外科学职业医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备选项中仅1个符合题意)

1. 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创伤类型是( )

A. 污染明显的创伤 B. 深的创伤 C. 开放性创伤(含大面积烧伤) D. 创伤未能及时处理或处理欠妥 E. 以上都对

2. 颈椎管狭窄症的诊断标准中,颈椎管矢状径小于下列哪一数值为核心指标之一( )

A. 13mm B. 12mm C. 10mm D. 11mm E. 14mm

3. 关节结核伴窦道形成及化脓感染,与慢性化脓性关节炎窦道经久不愈的临床鉴别依据是( )

A. 细菌培养 B. X线片 C. 白细胞与血沉 D. 询问病史 E. 局部体征

4. 化脓性膝关节炎早期诊断中,最具诊断价值的方法是( )

A. 关节肿胀与压痛 B. 浮髌试验阳性 C. X线摄片检查 D. 关节液检查 E. CT检查

5. 男性,25岁,左手掌切割伤2小时,检查示指可主动屈伸,固定示指中节后远侧指间关节无屈曲运动,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示指伸指肌腱断裂 B. 示指远侧指间关节损伤 C. 示指屈指浅肌腱断裂 D. 示指屈指深肌腱断裂 E. 示指屈指深浅肌腱均断裂

6. 可显示半月板损伤的辅助检查是( )

A. MRI B. CT C. X线 D. CT造影 E. 骨扫描

7. 正常人脑脊液总量为( )

A. 60~80ml B. 80~100ml C. 100~150ml D. 150~200ml E. 200~250ml

8. 骨折X线检查的常规要求是( )

A. 照骨折局部正位和侧位片 B. 照骨折局部正位和健侧相应部位对比片 C. 照骨折局部正位、侧位片,并包含邻近关节 D. 照骨折局部正位、侧位和斜位片 E. 根据骨折部位确定特定照片方法

9. 枢椎齿突基底部骨折(无移位)、环椎无移位患者,经颏枕带牵引2周后颈痛减轻、活动范围增加,3周后离床活动,6周后颈痛加剧、活动受限并逐渐出现四肢无力与瘫痪,该迟发性瘫痪的原因是( )

A. 迟发性血肿压迫 B. 椎管内纤维组织增生压迫 C. 脊髓血运障碍 D. 黄韧带增厚 E. 环椎迟发性前脱位

10. 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因果关系推断中,无需考虑的是( )

A. 联系的强度和特异性 B. 剂量反应关系与生物学可解释性 C. 暴露与疾病发生的时间顺序 D. 联系统计学检验的P值大小 E. 不同研究条件下联系的一致性

11. 不属于机械通气治疗适应证的是( )

A. 心肺复苏后期治疗 B. 通气功能不全或衰竭 C. 换气功能衰竭 D. 呼吸肌功能失调或丧失 E. 术后恢复期病人

12. 关于流行病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从个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 B. 从整体水平认识疾病 C. 研究病种仅限于传染病 D. 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流行因素 E. 研究对象是病原携带者

13. 关于卵巢动脉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自腹主动脉分出,左侧可来自左肾动脉 B. 在腹膜后沿腰大肌前下行至骨盆腔 C. 分出若干支营养输卵管 D. 右侧卵巢动脉多来自右肾动脉 E. 经卵巢系膜进入卵巢门

14. 关于纤维瘤与瘤样纤维病变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黄色纤维瘤常与外伤相关 B. 带状纤维瘤常位于腹部 C. 隆突性皮纤维肉瘤为高度恶性 D. 隆突性皮纤维肉瘤有假包膜 E. 黄色纤维瘤直径多在1cm以内

15. 不属于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绝对禁忌证的是( )

A. 急性胃、食管炎症 B. 神志不清或精神不正常 C. 心绞痛 D. 主动脉瘤 E. 哮喘发作期

16. 静脉输液首选方案是( )

A. 全血 B. 血浆 C. 右旋糖酐 D. 等渗盐水加入1.25%碳酸氢钠溶液 E. 5%葡萄糖溶液

17. 胸痛位于胸骨中上段后方且向左肩部放射,最可能的疾病是( )

A. 食管炎症 B. 心绞痛 C. 肋间神经病变 D. 胸膜疾病 E. 肋骨骨折

18. 男性,煤矿采煤工,45岁,工龄10年以上,主诉咳嗽、胸痛、气短,X线胸片示肺纹理增加伴块状阴影和结节,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石棉沉着病 B. 硅酸盐肺 C. 煤硅沉着病 D. 肺尘埃沉着病 E. 铝肺

19. 关于上肢骨折临床愈合标准,错误的是( )

A. 局部无反常活动 B. 外固定解除后观察2天骨折处不变形 C. 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 D. 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 E. 外固定解除后上肢能向前举1kg重量达1分钟

20. 胸外心脏按压正确操作时,动脉压可达( )

A. 40~60mmHg B. 60~70mmHg C. 70~80mmHg D. 80~100mmHg E. 100mmHg以上

21. 12岁男孩,跌跤后当晚出现全身不适、发热、左膝部疼痛,青霉素治疗3日无效,检查示左股骨下端肿胀、局限性深压痛、膝关节积液、活动障碍,体温39.5℃,白细胞18×10?/L(中性90%),血沉80mm/h,诊断为( )

A. 风湿性膝关节炎 B. 化脓性膝关节炎 C. 股骨下端化脓性骨髓炎 D. 创伤性膝关节炎 E. 股骨下端骨肉瘤

22. 关于水体与溶解氧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水体自净中最重要的是物理自净 B. 河水复氧速度与需氧微生物量无关 C. 河水溶解氧与水温有关 D. 水温越高,溶解氧含量越高 E. 河水溶解氧与水温无关

23. 不属于咯血原因的是( )

A. 支气管疾病 B. 脾破裂 C. 心脏病 D. 白血病 E. 肺部疾病

24. 关于脊髓灰质炎临床表现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肌肉萎缩呈弛缓性瘫痪 B. 关节挛缩可形成不同畸形 C. 行走时呈“剪刀步”步态 D. 肢体骨骼生长发育迟缓 E. 皮肤感觉正常

25. 休克时穿休克服(裤)的作用不包括( )

A. 辅助下肢出血止血 B. 压迫下半身实现自体输血 C. 增加400~500ml血液量 D. 改善生命器官血液灌流 E. 增加有效循环血量

26. 女孩,8岁,头痛、呕吐、走路不稳10余天,查体示嗜睡、头围增大、双侧视盘水肿明显、Romber征(+),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室管膜瘤 B. 恶性淋巴瘤 C. 脑膜瘤 D. 髓母细胞瘤 E. 星形细胞瘤

27. 上述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是( )

A. 休息,观察 B. 手术治疗 C. 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 D. 骨牵引 E. 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

28. 男性,38岁,出现会阴部持续性疼痛伴发热,疼痛逐渐加重并出现排尿困难、里急后重,直肠指诊因剧烈疼痛不满意,白细胞16.0×10?/L,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肛门周围脓肿 B. 坐骨直肠窝脓肿 C. 肛裂 D. 血栓性外痔 E. 肛瘘

29. 骨肉瘤可出现的实验室指标异常是( )

A. 血磷升高 B. 血总蛋白浓度升高 C. 血钙升高 D. 血碱性磷酸酶升高 E. 血酸性磷酸酶升高

二、多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备选项中2个及以上符合题意,至少1个错项)

1. 手术引起腹胀的首选处理措施是( )

A. 胃肠减压 B. 放置肛管 C. 肌注新斯的明 D. 高渗低压灌肠 E. 双侧肾囊封闭

2. 患者因肇事导致耻骨骨折并刺破膀胱,检查示耻骨联合处塌陷,该骨折的分类属于( )

A. 闭合性骨折 B. 开放性骨折 C. 裂缝骨折 D. 压缩性骨折 E. 骨骺分离

3. 50天患儿,喷射状呕吐1月余(无黄绿色液),体重不增,近日大便减少,查体时需重点关注的是( )

A. 有无腹膜炎表现 B. 胃型及胃蠕动波 C. 肠鸣音情况 D. 右上腹橄榄样肿块 E. 营养状况

4. 临床诊断前列腺癌的基本方法包括( )

A. 直肠指检 B. 腹部B超 C. 经直肠超声检查 D. 血清PSA测定 E. 前列腺液常规

5. 不属于恶性骨肿瘤的是( )

A. 骨瘤 B. 骨肉瘤 C. 骨髓瘤 D. 骨巨细胞瘤 E. 骨软骨瘤

6. 不属于原发性颅脑损伤的是( )

A. 脑震荡 B. 脑挫裂伤 C. 脑干损伤 D. 创伤性脑水肿 E. 丘脑下部损伤

7. 不属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诊断依据的是( )

A. 起病急、高热 B. 患部持续疼痛不敢活动 C. X线片显示骨膜反应 D. 局部温度升高,有深压痛 E. 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8. 发病率指标的数据源来自( )

A. 对住院患者的调查 B. 对门诊患者的调查 C. 对社区人群的调查 D. 对所有患者的调查 E. 对专科医院患者的调查

9. 新鲜关节脱位的定义是指脱位发生后( )

A. 未满1月 B. 未满3周 C. 未满2周 D. 未满1周 E. 未满2个月

10. 男性,50岁,左下腹挫伤28小时,查体示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急诊剖腹探查见腹腔大量游离气体及带粪臭味脓液,乙状结肠系膜缘有2.5cm破裂口(肠壁暗红色、挫伤明显,系膜血管搏动正常),最恰当的处理方法是( )

A. 穿孔修补 B. 穿孔修补加腹腔引流 C. 切除穿孔肠段加腹腔引流 D. 横结肠造瘘加腹腔引流 E. 破裂肠段外置加腹腔引流

11. 女性,28岁,确诊类风湿关节炎,经6个月规范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查体示双膝关节肿胀、轻度屈曲挛缩畸形、关节触诊肥厚感、浮髌试验阳性,X线片示轻度骨质破坏,进一步治疗方案为( )

A. 双膝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B. 双膝关节滑膜切除术 C. 大剂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D. 关节融合术 E. 维持原有治疗

12. 交叉韧带损伤体格检查中最不可能出现的体征是( )

A. 局限性关节间隙压痛 B. 轴移试验阳性 C. 抽屉试验阳性 D. 浮髌试验阳性 E. 内外翻试验阳性

13. 骨折的专有体征包括( )

A. 局部肿胀压痛 B. 反常活动 C. 功能障碍 D. 畸形 E. 骨擦音或骨擦感

14. 全关节结核的定义是指( )

A. 关节内积液增多且混浊 B. X线片示骨端有空洞形成 C. 有瘘管形成 D. 关节骨端、滑膜及关节软骨均受累 E. 滑膜广泛结核病灶

15. 由三个胚层各类组织混杂构成的肿瘤是( )

A. 腺癌 B. 癌肉瘤 C. 混合性中胚叶瘤 D. 畸胎瘤 E. 乳头状腺癌

16.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手术计划制定中,首要考虑的是( )

A. 矫正畸形 B. 稳定关节 C. 恢复肌力 D. 肌腱移位 E. 纠正下肢长度

17. 受伤创口清创缝合的最佳时间窗是伤后( )

A. 10~12小时 B. 6~8小时 C. 12~14小时 D. 24~28小时 E. 24小时

18. 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导致的特有畸形是( )

A. “锅铲”畸形 B. “枪刺刀”畸形 C. 垂腕畸形 D. 爪形手畸形 E. 猿手畸形

19. 足外翻畸形的特征包括( )

A. 第1、2跖骨夹角超过10° B. 跖趾关节突出部有足囊炎 C. 第2、3跖骨头下形成胼胝 D. 第1跖骨外翻,足趾向外倾斜 E. 足的横弓和纵弓正常

20. 滑膜切除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术后处理原则包括( )

A. 术后根据关节大小,向关节内注入适量长效皮质类固醇(如去炎松、强地松龙) B. 用棉垫、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关节或采用负压吸引,术后2~3天去除并更换敷料 C. 忌用管形石膏等外固定 D. 术后1~3天启动肌肉收缩练习或小范围关节活动,1周后开展正规关节练习 E. 术后2周间断拆线,3周全部拆线

21. 成人椎体结核与椎体肿瘤在X线片上的主要鉴别点是( )

A. 椎体破坏程度 B. 椎体骨质疏松程度 C. 椎旁软组织阴影 D. 椎间隙是否狭窄或消失 E. 是否有死骨形成

22. 女性,50岁,3个月来消瘦、乏力、大便不规律(无脓血),查体示贫血貌,心肺(-),腹平软,未及包块,血红蛋白60g/L,大便隐血(+),若拟诊肠癌,最可能的发病部位是( )

A. 盲肠 B. 肛管 C. 降结肠 D. 乙状结肠 E. 直肠

23. 骨与关节结核的主要感染途径是( )

A. 血源播散 B. 淋巴系统播散 C. 邻近结核组织蔓延 D. 皮肤接触感染 E. 经呼吸道传播

24. 噎膈证的病机总属( )

A. 脾胃俱伤 B. 肺胃两伤 C. 气血郁结 D. 本虚标实 E. 上盛下虚

25. 胸痹重证(阴寒极盛型)的治法是( )

A. 散寒化痰通络 B. 理气通阳化瘀 C. 芳香温通止痛 D. 益气温阳散寒 E. 回阳救逆固脱

26. 女孩,8岁,头痛、呕吐、走路不稳10余天,查体示嗜睡、头围增大、双侧视盘水肿明显、Romber征(+),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室管膜瘤 B. 恶性淋巴瘤 C. 脑膜瘤 D. 髓母细胞瘤 E. 星形细胞瘤

27. 上述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是( )

A. 休息,观察 B. 手术治疗 C. 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 D. 骨牵引 E. 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

28. 男性,38岁,出现会阴部持续性疼痛伴发热,疼痛逐渐加重并出现排尿困难、里急后重,直肠指诊因剧烈疼痛不满意,白细胞16.0×10?/L,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肛门周围脓肿 B. 坐骨直肠窝脓肿 C. 肛裂 D. 血栓性外痔 E. 肛瘘

29. 骨肉瘤可出现的实验室指标异常是( )

A. 血磷升高 B. 血总蛋白浓度升高 C. 血钙升高 D. 血碱性磷酸酶升高 E. 血酸性磷酸酶升高

2013年骨外一科护理工作年度总结(全年无护理差错,70岁以上手术患者并发症率<X%)

2013年,骨外一科护理工作在院领导及护理部指导下,以“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为核心,遵循“以病人为中心,聚焦服务、质量、安全”的工作理念,圆满完成年度计划,具体总结如下:

一、强化重点环节管控,筑牢护理安全防线

1. 每周业务学习中融入护理安全教育,不定期组织安全隐患座谈会,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全年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2. 加强重点时段(夜班、中班、节假日)、重点患者(危重、高龄卧床、手术患者)及重点人员(实习护士、新入科护士)管理,从细节入手优化流程,确保护理工作有序开展。

3. 积极参与医院护理应急演练,完善科室应急预案,提升护理人员应急反应能力,在危重患者抢救中,护士反应迅速,急诊急救能力得到充分体现。

二、聚焦专科培训与围手术期管理,保障护理质量

1. 按护士级别与年资制定专科培训计划,每月开展护理专科理论学习与考核,全年业务学习不少于15次。

2. 坚持重点患者护理查房,将围手术期基础护理作为核心工作。2013年科室收治70岁以上手术患者X名,仅X名出现肺部及泌尿系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X%以下,基础护理成效显著。

三、加强服务意识与礼仪培训,提升服务素养

1. 引导护士换位思考,转变服务观念,落实“三前三后有八声”服务规范,推动护士主动“开口沟通、主动服务”。

2. 组织护士参与医院护理礼仪培训,回科后开展专项练习,加强日常行为规范与文明用语监督,服务满意度稳步提升。

四、高效完成新科室搬迁,保障患者安全

1. 严格执行医院部署,提前做好患者安全宣教,搬迁过程中确保每位患者均有1名医生与1名护士全程陪同,避免意外发生。

2. 克服分科后人员紧张等困难,优先内部协调解决问题,顺利完成搬迁任务。

五、工作存在的不足

1. 护理文件书写:因护理文书改为电子版,部分护士电脑操作不熟练,导致文书出现错别字、引流漏记、生命体征填写不全等问题。

2. 外出进修计划:受分科后护士分流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原计划的外出进修未能实施。

2015年骨一护理工作年度总结(患者满意率99%+,发表护理论文4篇)

2015年,骨一护理组在院领导、护理部及科主任指导下,围绕医院发展规划,以“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为管理理念,聚焦科室整体护理水平与患者满意度提升,全体护理人员协同配合,完成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抓重点管理,实现护理安全零事故

1. 常态化开展安全意识教育,以院内外护理差错案例为教材组织讨论,帮助护理人员识别风险新特点,全年无护理差错事故。

2. 优化重点时段管理:实行弹性排班,依据工作量动态调整人力,注重新老护士搭配,保障患者连续观察;护士长加强节假日质量督导,严格执行查对与交接班制度。

3. 强化重点患者管理:将危重患者、高危监控患者作为科晨会及交接班重点讨论对象,评估现存及潜在风险,达成护理共识,全年无导管滑脱、坠床、褥疮等不良事件。

4. 规范重点人员管理:对实习护士、转科护士及新入科护士开展法律意识教育与风险防范培训,指定护师资格以上护士担任带教老师,护士长加强环节质量监督与“三基”考核。

5. 完善护理文件书写:加强电子病历书写培训,严格执行“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十字原则,通过二级质控把关,减少漏写、涂改、记录不一致等问题,提升文书标准化水平。

二、落实三基三严培训,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1. 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每周晨间提问2次,每月开展业务学习、护理查房、公休座谈会及操作考核各1次,每季度进行三基知识考核;护士参与院部及护理部业务学习出席率达标,2名护士在护理部“三基”理论与操作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

2. 开展应急与急救技能培训:9月组织全科护士开展危重患者窒息抢救演练,提升专科急救技术与团队协作能力,强化护士沉着、熟练的急救反应。

3. 鼓励学历提升:科室13名护士中,本科2人、大专7人,本科在读7人、大专在读2人,护士自主利用业余时间提升文化修养。

三、完善质控体系,推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 健全科内护理质控网络:科护士长、护士长全程参与每周、每月质量安全检查,每月汇总质控结果并组织讨论,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追踪改进效果。

2. 加强安全讨论与信息传递:每月底召开护理安全讨论会,及时消除隐患;建立科室微信群,针对护理薄弱环节与质控缺陷实时提示,确保信息快速传达,助力质量改进。

四、加强教研工作,提升教学与科研水平

1. 规范带教管理:指定责任心强的护士承担实习生、新职工带教工作,定期召开评教会,保障教学质量。

2. 优化新护士培养:对1名新分配护理人员采用“传帮带”多元化带教,帮助其快速适应环境并胜任骨科护理工作。

3. 推动科研与论文撰写:全年撰写护理论文4篇,成功申报卫计委课题1项;选派2名护士外出进修学习专科知识。

五、突出专科特色,深化优质护理服务

1. 强化专科护理能力:重点培养责任护士开展功能锻炼指导,制定骨科常见病功能锻炼手册(配彩色图画),通过多样化宣教提升患者理解度;定期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结果显示满意度均在95%以上。

2. 深化优质护理内涵:以“六心服务”(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诚心、热心)为标准,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开展自制输液夹板、压疮患者“压疮热线”服务、发放980张出院友情联系卡、为14位患者过生日等特色服务,获患者广泛认可。全年收到锦旗3面、表扬信11封,口头表扬若干,患者满意率达99%以上。

六、工作存在的不足

1. 低年资护士专业素质与应急能力不足,工作责任心需进一步加强。

2. 危重患者专科护理细节不到位,个别班次新入院患者卫生处置不及时。

3. 健康宣教缺乏动态连续性,宣教理念需更新,患者及家属参与意识待提升。

4. 优质护理服务深度不足,需进一步渗透到各项操作细节中。

2008-2009年文山州中医院骨外科工作总结

2009年文山州中医院骨外科工作总结(门诊4907人次,住院689人次,总收入330.71万元)

全体医护人员在医院党政班子领导下,遵循中西医结合与中医现代化专科发展路径,完成年度工作,汇报如下:

1. 领导关怀与指导:医院党政领导全程指导科室专科特色发展,明确“服务优、技术强、设备良、责任实”四大工作重点,为科室发展提供方向支持。

2. 团队协作与专科优势:以科主任程廷、副主任郭德斌、王应东及护士长柏小月为核心,全体医护人员协同配合,扩大新业务、新技术开展范围,巩固专科特色技术优势。

3. 技术钻研与理论提升: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精益求精,同时加强理论学习。科副主任郭德斌发表专科论文2篇,主治医师母昌宏、侬智虎各发表专科论文1篇;科室保持优良工作作风,通过相互学习、支持与协作,为微创诊疗技术开展奠定理论与经验基础。

4. 业务数据统计:全年门诊就诊4907人次(较2008年增加457人次),住院689人次(较2008年增加118人次),截至12月20日总收入3307107.69元(较2008年增收474877.40元);完成大中手术295例(较2008年增加13例),门诊小手术189例(较2008年增加119例)。

2008年文山州中医院骨外科工作总结(门诊4550人次,住院571人次,总收入283.22万元)

1. 领导关怀与支持:医院领导不仅在日常工作中给予关怀,更在疑难杂症诊治中亲临一线指导,为科室工作开展提供保障,增强医护人员信心。

2. 团队协作与技术拓展:科主任与护士长协同带领团队,统一目标、发展中西医结合专科特色;组织学习专科新理论,邀请省级专家到科开展食管支架置入术、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等新技术,提升医生诊疗能力。

3. 人才培养与技术应用:在医院支持下,郭德斌副主任赴北京三0一医院进修,王应东医生赴省人民医院进修腹腔镜,朱学启医生赴广州佛山中医院进修;青年医生田锦卫在蒋禹祥老医师指导下学习中西医知识,侬智虎、母昌宏医生将进修所学应用于临床,实现技术共享与优势互补。

4. 业务数据统计:1-11月门诊就诊4550人次,住院571人次(较2007年增加106人次);1-12月20日总收入2832230.29元(较2007年增加26万元);截至12月23日,全年手术282例(较2007年增加86例),门诊小手术70例,清创缝合87人次。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