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2012年: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心得体会
2025-09-25人已围观
2012年: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在大会上作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这一报告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出发,科学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基本经验,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一、新闻工作者视角:践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需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深入贯彻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提出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活动,重在联系实际、贵在取得实效。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角度来看,新闻工作者应自觉贯彻党的新闻工作方针政策,在坚定这一观念上下功夫、见成效。同时,要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切实回答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在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方面,需继承弘扬新闻工作的优良作风,始终将社会责任置于首位,树立良好的新闻工作者形象。此外,在学习运用群众语言方面,要不断提升吸引力、感染力,倡导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的文风,以达到最佳宣传效果。
二、教育工作者视角:落实教育改革与发展任务
党的十八大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论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然而,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望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教育工作者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与教育心理学中的“以学生为中心”理论相契合,该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教育应围绕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展开。教师要不断追求学问,精通所教学科,提高自身素养和业务能力,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这是落实教育公平原则的重要举措,有助于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三、全体党员视角:领会十八大精神核心要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论断,对于全体党员来说,深入领会这些核心要点至关重要。
报告提出了一个主题,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同时,明确了两个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百年目标是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全体党员为之奋斗的重要使命。
此外,报告还提出了“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党对国情的深刻把握和对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四化同步”,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党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的重大战略决策。而“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即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领域和范围。“八个必须”则从人民主体地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改革开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党的领导等方面,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通过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全体党员应深刻认识到中国的兴旺发达关键在党,民族的全面振兴关键也在党。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依法治疆心得体会(6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