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24年学校工会第二季度工作总结(4月-6月)

2025-09-21人已围观

2024年学校工会第二季度工作总结(4月-6月)

2024年第二季度(4月-6月),学校工会在学校党委领导及上级工会指导下,严格遵循《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要求,围绕学校教育教学核心任务,以“服务教职工、凝聚向心力、助力学校发展”为目标,系统性开展劳动竞赛、权益维护、安全建设、文化活动等工作。本季度累计组织各类活动28场,覆盖教职工1200余人次,解决教职工诉求37项,满意度调研结果显示教职工对工会工作认可度达92%,较上季度提升5个百分点。

一、以劳动竞赛为抓手,赋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本季度工会聚焦“教学能力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服务效率优化”三大方向,以“六竞赛六提高”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即竞赛教学技能提高课堂质量、竞赛科研能力提高成果产出、竞赛服务效率提高保障水平、竞赛班级管理提高育人效果、竞赛师德师风提高职业素养、竞赛团队协作提高集体效能),累计开展各类竞赛12场,参与教职工480余人次,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一)分层分类开展专项竞赛

1. 教学技能竞赛:联合教务处组织“高效课堂设计大赛”,设置文科、理科、艺体三个组别,通过“教学设计+现场授课+评课议课”三维评审,评选出一等奖8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22名,获奖案例汇编成《2024年二季度优秀教学设计集》,供全校教师参考学习。数据显示,参与竞赛教师的课堂学生满意度平均达94%,较非参与教师高出8个百分点。

2. 科研创新竞赛:针对科研型教师开展“课题申报攻坚赛”,邀请3位校外专家开展专题培训,组建12个科研攻坚小组,本季度学校教师新增省级课题立项18项,较上季度增长25%,其中6项来自竞赛小组申报成果。

3. 服务保障竞赛:面向行政、后勤岗位开展“服务效率提升赛”,以“响应时长、服务达标率、教职工满意度”为核心指标,评选出“星级服务岗”10个,行政岗位平均响应时长从24小时缩短至8小时,后勤服务达标率从88%提升至96%。

(二)强化竞赛成果转化

参照“PDCA循环”管理理论(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对竞赛中涌现的优秀经验、方法进行梳理提炼,形成《教学技能竞赛成果转化实施方案》,通过专题讲座、分组研讨、师徒结对等形式推广应用。截至6月底,已有70%的获奖方法在各教研组落地,有效推动了全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以权益维护为核心,构建教职工服务保障体系

工会坚持“职工利益无小事”原则,通过“深入调研、精准服务、长效保障”三维举措,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解决教职工急难愁盼问题,本季度累计开展基层调研16次,为教职工办实事、解难题37项。

(一)深化基层调研与诉求响应

1. 一线调研机制:采用“面对面访谈+线上问卷”结合方式,深入24个教研组、18个行政后勤部门,覆盖教职工98%以上,收集关于薪酬福利、工作环境、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诉求45条,建立“诉求台账”并实行“销号管理”,截至6月底已办结37条,办结率82.2%。

2. 专项问题攻坚:针对调研中反映集中的“教职工子女入学难”“办公设备老化”问题,联合校办、总务处开展专项攻坚:协调周边3所优质中小学,解决21名教职工子女入学问题;投入15万元更新办公电脑、打印机等设备120台,改善32个办公室工作环境。

(二)精准落实福利与关怀服务

1. 高温关怀行动:针对6月高温天气,为一线教职工(含户外执勤安保、食堂工作人员、实验室管理员)发放防暑物资(清凉油、藿香正气水、降温饮品等)共计1200余份,组织“送清凉到岗位”活动8次,覆盖教职工380余人次。

2. 健康保障服务:联合市三甲医院开展“教职工健康体检”,体检项目涵盖基础检查、专科筛查、肿瘤早筛等32项,参与教职工890人,参与率达91%;为23名体检异常教职工建立“健康跟踪档案”,提供一对一健康咨询与就医指导。

3. 特殊群体关怀:落实“四必访”制度(婚丧嫁娶必访、生病住院必访、家庭困难必访、思想波动必访),本季度累计走访慰问教职工46人次,为8名困难教职工发放帮扶金共计4.8万元,为35名教职工庆祝生日(发放定制贺卡及慰问品)。

(三)规范民主管理与厂务公开

严格执行《学校厂务公开实施办法》,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园公示栏、工会公众号”三大渠道,公开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23项,包括薪酬调整方案、职称评审流程、年度经费使用情况等,确保决策透明化、监督常态化。本季度召开教职工代表座谈会3次,收集代表提案28条,采纳落实22条,采纳率78.6%。

三、以安全建设为基础,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

结合6月“全国安全生产月”,工会以“安康杯”竞赛为载体,围绕“弘扬安全文化、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应急能力”目标,开展系列安全活动,累计组织安全培训、演练、宣传等活动15场,覆盖教职工1100余人次,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率达100%。

(一)强化安全宣传教育

1. 安全知识普及:制作安全宣传展板42块(涵盖消防安全、用电安全、实验室安全、交通安全等内容),在校园各区域摆放;组织“安全知识答题活动”,参与教职工920人,平均分达88分,优秀率(90分以上)占65%;邀请市应急管理局专家开展安全专题讲座2场,讲解校园常见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现场解答教职工疑问120余个。

2. 安全警示教育:组织观看《校园安全典型案例警示片》3场,覆盖教职工680人;收集整理学校近3年安全案例,编制《校园安全警示教育手册》,发放至每一位教职工,强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

(二)开展安全监督与隐患排查

1. 群众安全监督:组建由32名教职工代表组成的“安全监督小组”,每周对校园重点区域(实验室、食堂、配电室、教学楼)开展安全检查,本季度累计检查48次,发现安全隐患36条,全部以“三联单”形式(检查单、整改单、复查单)限期整改,整改完成率100%。

2. 应急演练实操:联合总务处、安保科开展“消防安全应急演练”“实验室危化品泄漏处置演练”各1次,教职工参与率达85%,通过实操演练,教职工灭火器使用正确率从演练前的62%提升至98%,应急疏散平均时间从5分钟缩短至2分30秒。

(三)发挥女工协管安全作用

依托学校女工委员会,开展“安全亲情关爱”活动:组织女工与家属签订《家庭安全联保责任书》210份;通过“安全短信提醒”(每周1条)、“安全家书征集”(收集家书86封)、“全家福照片展示”(展出照片150张)等形式,以亲情力量强化教职工安全意识,本季度未发生任何安全责任事故。

四、以文化活动为纽带,丰富教职工精神文化生活

工会以“满足教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团队凝聚力”为目标,依托10个教职工协会(篮球协会、书法协会、文学创作协会、瑜伽协会等),开展各类文体活动11场,参与教职工760余人次,有效缓解了教职工工作压力,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协会活动常态化开展

1. 体育类活动:篮球协会组织“校园篮球联赛”,8支代表队参赛,开展比赛24场,最终评选出冠军、亚军、季军各1支;瑜伽协会每周开展2次瑜伽练习,累计参与教职工180人次,有效改善了教职工颈椎、腰椎不适问题(后续调研显示,82%的参与者表示身体不适症状有所缓解)。

2. 文艺类活动:书法协会举办“‘墨韵校园’书法作品展”,展出作品120幅,评选优秀作品30幅;文学创作协会开展“教育故事征文活动”,收集文章98篇,汇编成《2024年二季度教育故事集》;戏曲歌舞协会组织“庆‘七一’文艺汇演彩排”(为三季度汇演做准备),参与教职工60余人。

(二)主题文化活动特色鲜明

1. 春游团建活动:4月组织“亲近自然·凝聚团队”春游活动,分3批前往近郊景区,参与教职工520人,通过户外拓展、团队游戏等环节,增强了教职工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后续满意度调研显示,95%的参与者认为活动“有效提升了团队凝聚力”。

2. 摄影大赛活动:5月开展“‘最美校园’摄影大赛”,设置“校园风景”“教学瞬间”“教职工风采”三个类别,收到参赛作品320幅,评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优秀作品在校园公众号连载展示,累计阅读量达5000余次。

五、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尽管本季度工会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对照学校发展要求及教职工期待,仍存在以下问题:

1. 基层工会指导力度不足:对各部门工会的工作指导多以“文件传达”为主,实地调研、针对性指导较少,导致部分基层工会工作流于形式,活动创新性不足(如3个部门工会二季度仅开展1次活动,低于平均水平)。

2. 基础工作规范性有待提升:部分基层工会存在“资料归档不完整、记录不详细、格式不统一”问题,如6个部门工会未建立“教职工诉求台账”,4个部门工会的活动记录缺少图片、签到表等佐证材料。

3. 工会干部队伍素质需强化:现有工会干部中80%为兼职,缺乏系统的工会业务培训,在“权益维护、活动策划、民主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能力不足,导致部分工作推进效率较低(如教职工诉求平均办结时长较计划延长1.5天)。

4. 活动覆盖面仍有差距:部分文体活动(如篮球联赛、书法展)参与群体集中在青年教职工,中老年教职工参与率较低(仅35%),活动形式未能充分满足不同年龄段教职工的需求。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