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24年XX村第一书记党建与精准扶贫工作总结(数据版)
2025-09-23人已围观
2024年XX村第一书记党建与精准扶贫工作总结(数据版)
2024年,本人作为市农粮局派驻XX村第一书记,严格遵照市委、市委组织部关于驻村帮扶工作的文件要求,系统推进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两大核心任务。经年度工作复盘,驻村团队在组织建设、产业帮扶、民生改善等领域均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XX村基础情况(2024年最新数据)
XX村地处武阳镇南部,206国道穿境而过,辖区总面积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95.21亩(水田占比82%、旱地占比18%),山地面积4760亩(林地覆盖率达76%)。全村下辖10个村民小组,共353户1523人,较2023年减少12人(主要为外出务工户籍迁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3户132人,贫困发生率降至8.67%,较2023年下降1.2个百分点。村“两委”干部共4人,平均年龄42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50%;村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党员总数27人(其中60岁以上党员9人、35岁以下党员6人,党员中具备产业技术能力者11人)。村内配套村级卫生室1所(配备执业医师1名、护理人员1名)、计生服务所1个;主导产业为水稻种植(年种植面积稳定在650亩,亩产约550公斤)与脐橙种植(现有种植面积320亩,盛产期果树占比60%),村民经济收入结构中,务农占比45%、外出务工占比52%、其他收入占比3%。
二、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2024年度实绩)
(一)组织生活规范化建设
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2024年累计召开支部党员大会4次、支委会12次、党小组会24次,专题党课6次,参会率分别达到92%、100%、88%、90%,较2023年平均提升5个百分点。建立“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将党员参与组织生活、志愿服务、产业带动等情况量化为积分,年度积分排名前10的党员中,有8人牵头或参与了村内产业项目,充分体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党组织战斗力提升
围绕“五个好”村党组织建设标准,修订完善《XX村党支部议事规则》《村务公开实施细则》等6项制度,实现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流程覆盖率100%。2024年通过该流程审议通过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等项目共8个,涉及资金126万元,群众满意度测评得分为96.5分。同步开展党员“双带”能力培养(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组织党员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2次,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开展专题培训3次,培育党员产业带头人5名,带动23户农户(含8户贫困户)参与特色种植。
(三)党员队伍优化
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要求,2024年发展预备党员3名(均为35岁以下、具备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产业骨干),转正党员2名,党员队伍年龄与学历结构进一步优化。建立流动党员“线上+线下”管理机制,为11名外出务工流动党员建立专属档案,通过微信群定期推送政策资讯与村内动态,组织流动党员返乡参与春节座谈1次,收集意见建议15条,其中8条被纳入年度工作规划。
三、精准扶贫工作(2024年量化成果)
(一)政策宣传与群众动员
结合“精准扶贫政策进万家”活动,2024年累计召开村民小组长会议6次、群众代表会议4次、政策宣讲会8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覆盖农户320户,政策知晓率达93%(较2023年提升8个百分点)。针对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开展“脱贫典型现身说法”活动3场,邀请2名已脱贫户分享增收经验,有效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年度自主申请产业扶持的贫困户占比达75%,较2023年提升20个百分点。
(二)精准识别与动态管理
依据国家扶贫对象识别标准,联合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开展贫困户精准复核工作,2024年清退不符合条件贫困户2户,新增返贫风险户1户(已纳入监测帮扶),确保扶贫对象识别准确率100%。建立“市-乡-村”三级扶贫信息联动机制,完成73户贫困户信息更新与录入,实现基础信息完整率、逻辑准确率均达100%。按照致贫原因将贫困户分为“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因病因残”四类,其中缺技术类占比42%、缺资金类占比26%、缺劳力类占比18%、因病因残类占比14%,为分类施策提供数据支撑。
(三)结对帮扶与资源对接
组建由10名队员(含3名常驻队员)构成的精准扶贫“连心”小分队,实现73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平均每名队员年度走访贫困户不少于20次,解决实际问题45个。依托市、乡两级资源,搭建“贫困户需求-帮扶资源”对接平台,2024年累计对接产业扶持资金48万元、公益性岗位12个、技能培训名额35个,帮助15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其中本地就业8人、外出务工7人),贫困户户均增收4200元,较2023年增长15%。
(四)产业帮扶与增收带动
1. 特色种植扶持:针对村内脐橙种植基础,投入资金25万元用于脐橙园提质改造,改良品种200亩,邀请专家开展技术指导6次,脐橙平均亩产提升至2000公斤,较改造前增长25%,带动12户贫困户参与种植,户均年增收3800元。同步发展水稻+油菜轮作模式,推广优质稻种植150亩,油菜种植80亩,亩均增收800元,覆盖贫困户18户。
2. 就业与技能培训:联合市人社局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期,培训内容涵盖脐橙种植、水稻病虫害防治等,60余名农户(含25名贫困户)参训,培训后掌握1项以上实用技术的贫困户占比达92%。对接企业开发公益性岗位12个(如村级保洁、森林防火巡查等),优先安置缺劳力贫困户家庭成员,人均月工资1800元,实现“家门口就业”。
3. 集体经济培育:投入资金18万元建设村级脐橙仓储保鲜库1座(容量50吨),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运营,为农户提供仓储服务的同时,开展脐橙分拣、包装增值服务,2024年村集体经济通过该项目增收3.2万元,较2023年增长45%,为后续反哺村内公益事业奠定基础。
四、民生改善与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完成项目)
(一)基础设施升级
1. 道路建设:争取小型公益项目资金30万元,完成XX小学至村委会路段硬化工程,道路全长150米、宽4米,采用C30混凝土浇筑,惠及学生120人、周边农户50户;同步维修养护通组道路2条,总长1.2公里,解决雨天出行难问题。
2. 水利设施:投入资金15万元,修缮山塘1座(新增蓄水量5000立方米)、维修灌溉渠道800米,改善灌溉面积200亩,惠及农户60户(含15户贫困户),水稻灌溉保障率从80%提升至95%。
(二)民生服务优化
1. 技能与农资服务: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4次,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农户识别假冒伪劣农资,避免经济损失累计约3万元;免费发放优质稻种、有机肥等农资,惠及贫困户28户,降低生产成本约1.5万元。
2. 公益服务与保障:联合市卫健委开展免费体检活动1次,为132名贫困人口、65岁以上老人提供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180份,筛查出慢性病患者32人,均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协助14户贫困户完成危房改造申请,其中10户已竣工入住,剩余4户将于2025年3月前完工。
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024年复盘结论)
1. 产业发展短板:村内主导产业仍以传统种植为主,产业链条短(如脐橙缺乏深加工环节),抗市场风险能力弱,2024年受市场行情影响,脐橙销售价格较上年下降10%,部分种植户收入受损;新兴产业项目(如特色养殖)因资金、技术等限制,尚未形成规模,带动效应有限。
2. 基础设施薄弱:仍有3个村民小组通组道路未硬化(总长约2.5公里),雨天通行困难;部分灌溉渠道年久失修,灌溉效率低,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约80万元。
3. 党员队伍结构待优化:党员中60岁以上占比33.3%,35岁以下仅占22.2%,年轻党员数量不足;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党员占比40.7%,难以完全满足村内产业发展对技术支持的需求。
六、2025年重点工作方向
1. 持续强化党建引领:计划发展35岁以下、具备产业背景的预备党员2名,开展党员技术培训4次,培育党员产业带头人3名;修订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增加产业带动、群众服务等指标权重,进一步激发党员作用。
2. 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对接农业龙头企业,探索脐橙深加工合作模式(如制作脐橙干、果汁等),延伸产业链;投入资金15万元试点特色家禽养殖项目,带动5-8户贫困户参与,预计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3.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启动2.5公里通组道路硬化项目;修缮灌溉渠道1.2公里,提升农业生产保障能力,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下一篇:返回列表